台灣胖胖糖 wrote:剛看到某篇文章裡的韓...(恕刪) 車商發大財 (和秦、日產、裕隆、市佔前十大)政府發小財。(要保護汽車產業及產業勞工)。國產和進口一樣貴。消費者買單。稅改,牽動的利益太龐大。中國製 車¥10萬 零件進口組裝后市售NTD$ 80萬~90萬。農產零關稅 奇異果 零關稅進口,市售的奇異果還愈來愈貴。2025年紐西蘭乳品及其製品進口將零關稅,更將嚴重衝擊本土酪農業。( 奶粉)(奇異果)進口商發大財。稅 改的最後,還是車商發大財。打房,打房,馬8年,菜8年 打到 大建商發大財。 低利率房貸。全額貸1500萬。
政府要降關稅,就要要求車商必須如實反映在車價上。否則將關稅只有沒市佔率的品牌車降價,大牌的車商頂多小降,甚至不降。當民眾已經習慣高車價,即使關稅降低,車商就是設法維持高車價。除非車價高到民眾大幅減少購買,導致無法達到預期收益,車商才會降價。不然跨年、改款時清庫存才會降價。另一方法就是引進大陸低價車,增加市場競爭,但是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