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外騎車進雪隧直直騎好安全沒窒息,
可是偏偏台灣的三寶與猴子太多,導致民意普遍反對機車上國道,
支持的人又認為水準在人,與車種無關~
我覺得,因為台灣機車使用門檻低,早期被認為是「慢車」與「弱勢」造成與汽車不平等,才需要多設機慢車道與實施待轉方便弱勢機車通行。
其實這問題很簡單…
全世界都只有一種交通規則,
台灣地狹人稠把汽機車路權分開反而更複雜,
那我們也可以不分車種,要求機車比照汽車「正確依照標誌標線行駛」
如果覺得機車水準低,那就提高水準,
提高水準的方式參考國外,
因為機車肉包鐵機動性高,那就把駕照門檻放在汽車之上!
以往是18歲騎機車,開車看緣分~
還不會開車就先當猴子,
養成習慣以後開車繼續當猴子
那麼改成必須持有汽車駕照1年並取得駕駛汽車5000公里證明,才具有考機車駕照資格。
也就是先會開車,再給機車駕照,
一方面也慢慢杜絕年輕騎士把壞習慣帶去開車,
也可以提升四輪水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