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名爵的HS和ZS兩台車怎麼樣。
好傢伙,竟然敢問名爵的車,我敬你是個勇士。

老實說,這個源自英國的品牌剛被中國車企收歸以後,已經跟原來的英倫味道離得越來越遠了。在我和幾位同學剛大學畢業那會,是名爵被收歸南汽時最好的時代。一台MG7一度成為民族汽車工業的頂尖之作,但那時也已經離南汽破產、MG被上汽合併不遠了。
#命運坎坷的品牌
名爵MG品牌在國內第一次“破產”,除了南汽集團本身經營不善外,跟MG7本身產品力過時也有不小的關係。在MG被南汽從福特手中收購前,還經歷過寄身於寶馬門下的時代。1994年寶馬為了英國市場拿下了羅孚集團,其中包括大家所熟知的MG、羅浮、路虎、MINI等品牌。

作為轎車主力,羅浮75成為了寶馬收購後的第一個全新車型,但它和姐妹車型MG7一樣,算個失敗的車型——寶馬收購MG和羅浮後對這兩台車無可救藥的共用底盤大動干戈,不僅改出了性能狂野的動力,還有飄逸矯健的操控,當然,這樣一來車的製造成本和售價也水漲船高,車是好車,但就是太貴,沒人買的結果自然就是慘淡收場。

羅孚集團給寶馬帶來了一年30億美元的虧損後,寶馬只好把MINI以外的品牌都賣給了福特。福特手裡的羅浮和MG車型都因為成本原因被後驅改前驅——但凡這種改法的車型的操控都是災難,也直接導致了羅浮集團最後被福特拆散變賣。後來接手MG的南汽,拿著一個已經滯銷了10年的車型平台和一個幾乎沒有研發能力的品牌,結局似乎早已註定。

南汽在收購了MG後憑藉糟糕的品控、研發以及出色的內鬥能力,只用了三年就GG了,南汽整體併入了上汽。從此以後MG的車型和過去的MG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了。
#領先動力是個坑
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朋友在問MG HS和ZS兩款車如何。我問了他的預算,大約10到14萬左右。我有點不理解,這個預算範圍這麼多好的選擇你幹嘛看上MG的車?朋友的回答是,這個價格範圍內的SUV只有HS的1.5T發動機124kw功率和250Nm最大,還匹配7速雙離合,車身也算大,配置也很全,英國品牌也更有底蘊。
每個人買車都會有後悔的地方,但大多數都是可以和車子互相適應、接受,只有部分是“犯錯”的決定會導致無法挽回,最終走向賣車一條路。我無意給他帶貨,但作為朋友,我起碼要阻止他做一個錯誤的決定。

首先,這套1.5T發動機+7速雙離合動力總成,屬於上汽旗下的榮威RX共享動力。數據是不錯,甚至我個人試駕的感官都比同級別大多合資車型都好,但問題是大家可以查一查,這套動力總成的投訴,隨便百度就是一堆。像無故熄火、發動機故障燈亮、燃油故障燈亮、變速箱不掛檔等簡直就是很多MG HS車主的共鳴,半年內出問題的不在少數,隨便一屏都是類似問題。如果說這個數量比起其他品牌車型不算多,但相對銷量並不多的HS也有這麼數量,比例不算小吧。如果只看重數據,無可厚非,但如果後續維修麻煩不斷,享受不到你愛它的點,那有何意義?


#可憐的四姓家奴
說四姓家奴不是因為被變賣多次,而是如今的MG技術平台實在太雜了。
如果說質量問題,有人覺得是機率事件,血統更重要。那我很負責告訴你,MG已經是名爵而不是當年的Morris Garage了。
併入上汽後,MG7很快就謝幕了,畢竟是一輛有缺陷的車,還閹割過。所以後來換代的像新MG3等車型徹底放棄了MG和羅浮的遺產。新MG3使用了南汽菲亞特的平台改良而來,硬傷倒是沒什麼,但操控、空間、動力和設計沒有一樣是有特色的,性價比也一般,口碑自然也不行,否則英國的長橋工廠在廢棄時也不會有堆了一場子的MG3了。甚至你在英國都看不到幾輛活的,反而只能去斯里蘭卡或者東南亞能看到幾輛。
再後來,MG的A級車型也要換代了,這次使用了減配的通用平台(其實就是科魯茲平台),但通用也不是什麼頂尖技術大家,都靠降價賣車了,用這平台還減配……最後趙又廷也沒法挽救MG GT的命運,反而當時換代的科魯茲賣得確實還不錯。

而MG的SUV車型平台血統,就是我最反對朋友們買的理由。MG的SUV產品早年並沒有得到通用的技術,但“還好”手裡還有“吃裡扒外被逐出家門”的韓國養子雙龍留下的SUV平台。不過雙龍幾乎從來都沒有自己的技術,幾乎都是從其他廠商收購老技術轉化。而雙龍的銷量,就別問了,沒幾天就罷工的品牌產量都成難題,還聊什麼銷量。

而MG的SUV產品,基本都來自於上汽改良的韓國雙龍平台,像早年的MG GS(又一個算不上成功的車型)就是完全照搬了雙龍的平台,而現在接任的HS,也基本來自這個平台,只是總算對原來無藥可救的後懸掛結構動刀,改成了多連桿結構了。
底盤其實還不錯,想想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是算了吧……

像MG HS的售價,1.5T從10萬到13萬出頭的價格區間,其實選擇非常多,合資車型可以有一汽大眾探歌、廣汽本田繽智、雪佛蘭創酷等有背書的車型,自主有吉利星越、博越,還有長城哈弗F7以及領克02等有顏有實力的主。關注這車的人大多是看上品牌還算有點故事,但後來血統的混亂故事你能接受嗎?
#還想別的車型?!
至於MG ZS,我就問你,一輛1.5自然吸氣發動機卻配上早被淘汰了多年的4AT變速箱去帶1.3噸車重的車身是什麼體驗?雖然現在自動擋車型已經更新為1.3T+CVT組合,但功率扭矩都和之前一樣,只有頂配的車型才有更高的輸出和6AT變速箱,但價格都超過11萬了,11萬買啥不好?ZS顯然是一副讓你去買別家的樣子……

所以後來我講完這些,我朋友最後問了一句,MG到底還有多少英國成色?
我的回答是,英國長橋工廠都賣給開發商的MG,當年的遺產恐怕只剩”MG”兩個字母了。
心得:在中國人眼裡MG就是掛著英國品牌的中國車,裡裡外外幾乎都與英國無關了,而且在中國自主品牌中也不是一線的,妥善率也好像沒多好,這樣的品牌在台灣能發展得如何呢?實在令人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