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自行車都有破10萬元的,沒有賣不掉只有買不起的問題而已。這種德國的電動自行車光是外型就屌打一堆台灣的,更別提能額外加裝或改裝一堆套件。你如果是年收入百萬以上的族群,會去騎跟外勞通勤以及老人家買菜用的同款台灣電動自行車出門?這就是市場區隔。
有名氣有牌子的一台至少10w起跳,當然想要通勤一點的大概也要5-8差不多,電動輔助自行車已經慢慢是趨勢國內各大自行車代工廠應該接單量與一般車比大概6:4甚至是7:3去了,台灣可能對於電輔自行車相對陌生了點,但是歐美的需求量相當高,如我在我現在的公司快半年了,很多客戶的訂單都是歐洲那裏,當然這也跟自行車風氣有關啦~另外疫情關係,世界各地的原物料大缺,所以自行車業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供應商零件交不出來,客戶一直催,我們也只能一直延交期,TMD武漢肺炎,電輔車"可能"也跟各大汽車品牌一樣,悄悄的漲價了(漲價部分我不太了解,那塊不是我業務範圍,都是不負責任推測XD)
耳聞一些退休的長輩膝下的兒女都各有成就,不需要財務的分配年紀大了,興趣跟樂趣也受限有時後想要找個花錢的動力,老實說還真的有點固難買台gogoro,要學一堆智慧操作 跟不上買油車,又重又沒有騎遠需求騎個腳踏車,可以運動帶電動又不怕騎不回來這大概就是市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