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擺在這,形象不佳怪不得人
新聞
550C.C以上大型重機爭取上國道,交通部自2020年7月1日起再度啟動檢核1年,預計今(2021)年6月30日止到期,運輸學會今(3/23)公布第二季檢核結果,其中肇事等安全指標在國3甲較有改善,但未保持車距等違規行為仍偏高。
交通部4年前首度在國3甲及台64線針對大型重機行駛情況檢核,結果並不理想,加上多數民眾反對大型重機上國道,當時並未開放,不過大型重機仍不放棄爭取上國道,交通部決定再次檢核1年,交通部高速公路局2020年再委請運輸學會進行1年期觀察暨檢核作業,自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止,除持續在國3甲及台64線檢核外,並新增台74線為觀察路段,重機團體也爭取增加橫向國道加入試辦並檢核,不過因地方政府持反對意見,迄今尚未開放橫向國道試辦。
運輸學會今公布第二季檢核結果,其中安全指標部分,是以總事故件數為評估基礎。國3甲線於觀察期間內,大型重機未發生交通事故,而小型車則發生42件,每百萬延車公里事故件數為1.78件。台64線部分,大型重機發生5件交通事故,小型車發生186件交通事故,每百萬延車公里事故件數上,大型重機為1.90件、小型車為1.84件。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發生10件交通事故,小型車發生506件交通事故,每百萬延車公里事故件數上,大型重機為5.01件、小型車為3.13件。顯示在國3甲上大型重機表現較小客車佳,但在快速公路上則較小客車差。
秩序指標方面,是以警察單位違規取締件數為評估基礎。國3甲線大型重機共取締12件,小型車取締941件,每百萬延車公里違規件數上,大型重機為84.30件,小型車為39.97件。台64線大型重機共有128件違規取締,小型車則有4,047件,每百萬延車公里違規件數上,大型重機為48.70件,小型車為40.08件。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取締74件,小型車取締7,471件,每百萬延車公里違規件數上,大型重機為37.09件,小型車為46.24件。顯示重機在台74線表現較佳,但在國3甲和台64線則較小客車差。
行為指標是依檢核小組於籌備會議所訂定的8項觀察指標,以違規件數占抽樣時段交通量百分比為評估基礎,結果在國3甲線部分,大型重機共觀察到31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有270件,兩者觀測違規件數佔抽樣時段交通量比例分別為13.84%與1.38%。台64線部分,大型重機共有57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發生205件,大型重機觀測違規件數佔抽樣時段交通量比例為12.47%,小型車為1.37%。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共有57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為483件,大型重機觀測違規件數佔抽樣時段交通量比例為12.10%,小型車為1.07%。整體而言,第二季檢核結果中之主要不良駕駛行為多為「行進時未保持安全車距」,仍與第一季之檢核結果相仿。
開放橫向國道 仍待與地方政府溝通
檢核小組召集人、運輸學會發言人羅孝賢則表示,整體來說,大型重機肇事、違規等情況因重機團體內部宣導,都有改善情況,顯示宣導是有效的;但未保持車距等違規相對還是高,習慣要改變不容易,因摩托車尺寸較小,平常都會區騎摩托車習慣擠成一團,會不自覺拉得比較近,交叉編隊行駛概念下會併行,相對比較不安全,風險比較高,這部分有實際影片擷取,該部分道安單位會持續向車友宣傳外,主管機關針對大型重型機車考照和駕訓也應加強相關教育。
羅孝賢坦言,開放大型重機上國道是整體社會工程,甚至是全民工程,不僅是大型重機,小客車也是,都應該學習如何尊重其他用路者,台灣路上常見只要稍微保持車距,就會被插進去,台灣人無論是開車或騎摩托車,都習慣如此,是需要被導正的,很多連環車禍都是車距不夠導致。
羅孝賢表示,針對大型重機團體希望增加橫向國道開放試辦行駛和檢核,地方政府還是有壓力,因為重機僅佔百分之一,其他小客車和大型車佔九成九,因此仍需要透過對話和溝通,高公局預計在4月7日在南部岡山舉辦座談會,討論橫向國道10號是否開放大型重機試辦檢核,能不能開放,地方政府態度很重要,該部分仍待後續討論協商。(李姿慧/台北報導)
大型重機發生5件交通事故,小型車發生186件交通事故
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發生10件交通事故,小型車發生506件交通事故
顯示在國3甲及台74上大型重機表現較小客車佳,小客車交通事故極多。
國3甲線大型重機共取締12件,小型車取締941件
台64線大型重機共有128件違規取締,小型車則有4,047件
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取締74件,小型車取締7,471件
顯示重機在國3甲及台74線違規率較低佳,小型車很愛違規。
國3甲線部分,大型重機共觀察到31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有270件
台64線部分,大型重機共有57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發生205件
台74線方面,大型重機共有57件違規行為,小型車則為483件
整體而言,小型車不良駕駛行為極多
1. 減少大量的(87%)一人汽車,國道反而較不容易塞車
2. 機車較汽車節能減排,對環境影響較少
機車上國道最大的危險不就是來自汽車不保持安全車距嗎
跟車跟那麼近, 不論是什麼車都很危險
最近的西濱不就是如此
台灣地狹人稠, 最優先應該推廣大眾運輸
再來才是私人運具, 而私人運具中, 自行車及機車又較汽車節省城市空間
汽車死角多, 體積大, 應大大限制汽車路權才對, 鼓勵騎單車跟機車
以車為本的交通是落後的, 邁向以人為本的交通才是最佳解

台南:惡夢交通之城的宜居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