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先別管納智捷減資99.49%了,華創剩1200元

納智捷減資
甚至是未來可能倒閉收攤都有可能

先關心一下,華創實收資本額剩1200元了。
Magic 
是賣掉收攤了嗎?

先別管納智捷減資99.49%了,華創剩1200元
2020-08-04 15:32 發佈
愈來愈精采,看來實質上以無繼續經營下去的心態
姓氏蛋蛋 wrote:
納智捷減資甚至是未來(恕刪)


標準變身了!銀根全部被吸光光,一去不復返…

「華創」轉身變「鴻華」9月1日啟動,鴻海、裕隆再創新局?(2020/8/3)

節錄內容︰
歷經認賠與大張旗鼓整頓的裕隆集團,華創車電可是拖累財務的最燒錢事業體,基於需求出手相救的鴻海,雖然兩造共組新公司鴻華,但實際上一個出錢一個出力,鴻海又是拿出現金佔有51%的大股東,華創車電則是以技術和人才對價的49%股東,這樣的「合作」模式縱使不說穿,明眼人也知道這等同於華創已是屬於鴻海所有,就連MBU在內等相關底盤平台等,也全部都是鴻海的資產,這對裕隆集團而言等同甩掉燙手山竽,鴻海則有進軍車電的本錢,無論裕隆或者鴻海都是雙贏局面。

接下來鴻華的營運為何?LUXGEN是否會因此而斷炊?根據了解未來鴻海、鴻華、裕隆與LUXGEN四者間有著相當微妙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LUXGEN委託鴻華進行車輛開發,再由鴻海交給裕隆生產,之後掛上LUXGEN廠徽並交由該品牌通路銷售,中間利潤怎麼分配那是裕隆與鴻海之間的協議,目前尚沒有任何訊息,但若以過去NISSAN或者LUXGEN付給裕隆的生產費用來推測,每輛車代工費應該在新台幣數萬元不等,因此屬於鴻海資產的MBU,未來的售價勢必也將包含這筆付給裕隆的費用(其實所有的LUXGEN與NISSAN國產車都含這筆代工費),而LUXGEN每賣一輛車是否由鴻海抽比例?或者是以買斷進行?現在也都沒有一個譜,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華創董事長陳國榮的提案都為鴻海打槍,至今一直沒有具體方案,這也是鴻華營運時間一再延遲的主因」,不過9月1日正式營運後,第一個作品應該是華創時代「早已準備好」的跨界跑旅LUXGEN MBU,不過動力仍為一開始的汽油渦輪增壓引擎,電動車恐怕要等到鴻華啟動後才進行。而MBU的發表則需等到2021年之後才有譜

看來MBU上市時間又要往後延到2022了,裕隆想分一杯羹?門都沒有
車子…產權是鴻海的也不是納智捷囉
上面亞洲人,下面黑人!㘉㘉㘉~
姓氏蛋蛋 wrote:
納智捷減資甚至是未來(恕刪)

先蹲後跳
再創佳績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聽到這消息,真的是不(恕刪)


看到您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納智捷只負責銷售


看到這句我就怕了,納牌寫手的網路行銷方式
拿來賣什麼牌子都不會成功
不能先換logo嗎………



為什麼要掛L標………

真心覺得很醜………
1200元很熟的數字,原來大學長在一星期前就發表過質疑文了
catjo87 wrote:
不能先換logo嗎………

為什麼要掛L標………

真心覺得很醜………


Logo拿掉,車子也是難看
姓氏蛋蛋 wrote:
納智捷減資甚至是未來(恕刪)


納智捷...是台灣唯一的國產車...
還是希望他能度過難關, 浴火重生, 加油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