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01:06 聯合報 / 記者林昭彰、曾健祐、鄭惠仁、林伯驊/連線報導
天氣回暖,新北市觀音山最近又有汽機車夜遊族群出沒,新北警方配合監理單位連續兩天稽查攔檢改裝噪音車,開出四十五張罰單;淡水上月七日也出現大批改裝車噪音炸街夜遊,引發上千居民上臉書集體抗議。改裝「炸街噪音車」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街頭,民怨不斷,警方疲於奔命,若不能修法從源頭管制,只是惡性循環,永遠抓不完。
新北市機車總數二一八萬輛,二○一七年新北市民全年噪音車投訴案件高達四萬七千多件,幾乎是民怨之首;市府連年加強稽查,去年全年攔檢通報達近四萬三千件,但改裝車輛並沒減少。
不止新北,桃園噪音車問題也很嚴重,市府曾試辦「噪音偵測照相系統」,首日四小時拍到一○二六張照片,平均每分鐘就有四輛噪音車經過鏡頭前,非常誇張。
桃園警方為此,最近花了九百萬添購十一台有附加噪音檢測儀的雷達測速照相設備,台南也將車牌辨識系統與噪音監測儀結合,全都是為了抓改裝噪音車。
只是投入的設備再多,同樣問題每隔一段時間依舊發生,警方雖強力取締,但民眾對稽查件數的數字增減無感,認為生活周遭仍頻頻出現噪音車,直覺認為警方未用心取締,頻頻檢舉;基層員警抱怨做得要死,結果卻未能獲得認同。
員警表示,大半夜噪音車呼嘯而過,擾人清夢,惡行的確讓人氣憤,警方接到報案電話,即使攔查到當事人,但是礙於法令無法直接開罰,只能先開檢驗通知單。
員警說,排氣管拆裝容易,有車主到驗前會改回原廠管,一旦檢驗通過不處分,馬上又改用高噪音排氣管,取締根本做白工,且噪音車影響民生嚴重,開罰金額卻很低,很難嚇阻。就像官兵抓強盜的戲碼,永遠上演不完。 很多噪音車主繳完罰鍰領回車就繼續騎,警方還攔過有人在車上加裝氮氣,想學電影提高飆車速度,另外幫忙改車者、車廠罰責不明,若不能修法,從嚴管制只是空談。
==============================
噪音車有辦法用行車紀錄器檢舉嗎?

還是有什麼其他好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