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的配置,由最外側依序:
(一) 騎樓加上人行道 -> 高於柏油路面,至少容許兩台輪椅交會
(二) 機車停車格(和柏油路面等高),以及和人行道等高設置的路樹、人孔蓋、電箱、垃圾桶或任何目前設置在人行道上的公共設施
(三) 水溝加蓋做為機車停車格的引道
(四) 汽車停車格或公車停車彎
(五) 窄車道 (一個到數個) -> 使得 汽車和機車無法併行在同一個車道裡面,也會 減少在車道上臨停 的現象
(六) 分隔島 -> 雙黃線變更為分隔島或紐澤西護欄
如果路幅不足,則取消汽車停車格,再者則改為單行道
附註:由於車道變窄,路幅變寬,所以會比目前容易規劃人行道和路邊停車格。
臺灣的汽車駕駛人,尤其是三寶駕駛
在窄車道上行駛會非常沒有安全感,行駛速度會慢到嚴重影響交通的程度
我今天早上上班就遇到一位
雙向各一線道,對向一台大貨車,貼著黃虛線開來,前方自小客,左側離黃虛線至少50cm,右側離路邊停車車輛約一米,時速30左右
他大大就煞車了,煞車了,煞車了。 黃線寬度加上他離黃線的距離,他離對向車至少有60~70cm的垂直距離,往右靠一點也還有很大的空間
然後他就煞車了,前方50米內無車喔~
另一例證
台灣大道自從蓋了BRT以後,很多路口會發生迷之塞車
車流量雖多,但不應該會塞車回堵,但就是萬年在堵車
因為brt車站蓋在快慢車道分隔島
車站站體比較大,必須往慢車道佔一半,也要往快車道佔一半
於是在很多有車站的路口,快車道會縮減變窄
加上路口車站造成視線受阻。你會發現不管是直接通過或是綠燈起步的車,速度都 非 常 慢,慢到你會以為前面是不是有鬼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窄車道造成的效應。
rung_su wrote:
由於車道變窄,路幅變寬,所以會比目前容易規劃人行道和路邊停車格
這個問題,我在隔壁版就提過了,結果被一票四輪大爺砲轟!
台灣的道路規劃是三流國家等級 桃園市是三流中的三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