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朋友拿了2組B牌的280MM平盤給我....希望我幫它劃線....
但我覺得打洞會比較好一點..所以就...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
1月10日
我先說明...這是我大概知道的流程....如有誤歡迎指正
碟盤是鑄造的...這中間的過程
1.鑄造<鑄鐵>.......上面不會有任何孔或線

2.車床........車出尺寸...外徑和厚度.鑽中心孔
例如外徑280mm厚度50mm~中心4孔100是喜美用的
所以也會有相似的尺寸的車種...也就是說外徑一樣280mm厚度不一樣中心孔4孔98mm或4孔~5孔114.3mm等..多種車種

3.平面研磨.......將平面精度要求在0.0幾mm的精度內<0.0幾mm..我不清楚>

在這3和4之間有沒有平衡校正......我也不太清楚..我問過請我加工的店家..是說不用
我加工過最大380mm...最多330mm~350mm

4.鑽孔或畫線....平盤......我加工過近百組過...最大380mm...最多330mm~350mm





現在這組碟盤早就上車....服役中<福斯饅頭>
另一組要上MK2
至於剛性和結構...我覺得沒有問題....

-------------------------------------------------------------------------------
1月12日
這是我自己的車.....
前碟盤原只有畫線....自己手癢又打了幾個洞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這是後碟只有劃線<買來就有的線>
有點閒.....所以自製打洞碟.....<1月12日更新>


跟各位補充幾點...
1.如果你的車是暢銷車款.那在換碟盤就盡量選擇大廠商的量產產品
品質和售後服務會較完善<這樣你就不用擔心碟盤的剛性和平衡>

2.如果你是特殊車種.例如R32.或要換卡鉗和碟盤.你可以要求店家.
轉接座的材質
劃線碟....有的可以要求圖案
打洞碟....孔的排列方式
至於平衡也可以問問看店家.有作平衡校正嗎?

3.以我以前加工過的車種打洞比畫線來的多很多
因為...
散熱快
市售碟以畫線居多...打洞跟別人不同


這塊碟盤洞有36個洞.每10度1個洞.同一個度數上只有一個洞
剛好閃過中間的肋骨...而且B牌的碟盤材質用的很不錯
加工產生的鐵屑大小很平均....

其實台灣有外銷卡鉗和碟盤到國外去....<我本來也考慮加工卡鉗>
台灣的機械加工能力很強.但都被別人說台灣很會仿製
我遇到很多把從進口的機器拆開.再拿單一零件來給我製作加工
這........就是...台灣人





2008-01-08 0:35 發佈
自行打洞??
這樣不會剛性不足嗎???
有點擔心這樣是否安全...
太酷了

請問要噴水降溫嗎

如果要畫線那是要如何加工?

請問怎可以打得這麼均勻?都用目測嗎
是用分度夾頭做的嗎?

還有這好像不是交錯打孔

就是........
 
  ........

  ........

變成. . . . . 
 
   . . . . .
  
  . . . . . 

交錯打孔感覺摩的比較平均
應該是先寫好NC程式 讓CNC去自動加工的
不過怎麼沒有放切削液 或是吹氣之類的.....
這種事情我也做過
師傅的"手路"很重要
另外加工完成後最好再拿去做個平衡
tw_garfield wrote:
自行打洞??這樣不會...(恕刪)


我是猜~只要都有閃過肋條 完成後有另外做平衡 強度上應該還是OK的吧

南 風™ wrote:


我是猜~只要都有...(恕刪)

的確 有閃過 這是最基本的 在外面買打好洞的最好是看一下 尤其是非原廠配備


是寫好nc程式讓他自行加工 至於沒切削油或噴油氣是因為碟盤屬於鑄鐵 其實不太需要

碟盤本身不需要作平衡(以目前我幫客人加工的都不需要) 但如果是畫線的話 要稍微測量一下平面 其實畫線比較漂亮可以更多變化 但如果不夠深 很快就會磨成平面

至於洞的排列是屬於圓弧放射線

這在怎麼說

強度還是減半了吧

且原本不打洞劃線強度會比較好

打洞過後金屬強度減弱

應該照常理來說

這碟盤應該容易在正常操作以後容易變形

這邊說的操作是指裝上車以後煞車整各流程的制動

製造商當時不製作打洞的通風碟應該有某種程度的考慮

一定有計算到強度跟耐用度的問題

不然對這種知名大廠來說

當初直接開模作打洞碟盤就好了

何必弄得連劃線都沒有

要三思呢

XD單存提出疑問跟看法請別見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