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覺得打洞會比較好一點..所以就...






-------------------------------------------------------------------------------
1月10日
我先說明...這是我大概知道的流程....如有誤歡迎指正
碟盤是鑄造的...這中間的過程
1.鑄造<鑄鐵>.......上面不會有任何孔或線
2.車床........車出尺寸...外徑和厚度.鑽中心孔
例如外徑280mm厚度50mm~中心4孔100是喜美用的
所以也會有相似的尺寸的車種...也就是說外徑一樣280mm厚度不一樣中心孔4孔98mm或4孔~5孔114.3mm等..多種車種
3.平面研磨.......將平面精度要求在0.0幾mm的精度內<0.0幾mm..我不清楚>
在這3和4之間有沒有平衡校正......我也不太清楚..我問過請我加工的店家..是說不用
我加工過最大380mm...最多330mm~350mm
4.鑽孔或畫線....平盤......我加工過近百組過...最大380mm...最多330mm~350mm
現在這組碟盤早就上車....服役中<福斯饅頭>
另一組要上MK2
至於剛性和結構...我覺得沒有問題....
-------------------------------------------------------------------------------
1月12日
這是我自己的車.....
前碟盤原只有畫線....自己手癢又打了幾個洞

這是後碟只有劃線<買來就有的線>

跟各位補充幾點...
1.如果你的車是暢銷車款.那在換碟盤就盡量選擇大廠商的量產產品
品質和售後服務會較完善<這樣你就不用擔心碟盤的剛性和平衡>
2.如果你是特殊車種.例如R32.或要換卡鉗和碟盤.你可以要求店家.
轉接座的材質
劃線碟....有的可以要求圖案
打洞碟....孔的排列方式
至於平衡也可以問問看店家.有作平衡校正嗎?
3.以我以前加工過的車種打洞比畫線來的多很多
因為...
散熱快
市售碟以畫線居多...打洞跟別人不同
這塊碟盤洞有36個洞.每10度1個洞.同一個度數上只有一個洞
剛好閃過中間的肋骨...而且B牌的碟盤材質用的很不錯
加工產生的鐵屑大小很平均....
其實台灣有外銷卡鉗和碟盤到國外去....<我本來也考慮加工卡鉗>
台灣的機械加工能力很強.但都被別人說台灣很會仿製
我遇到很多把從進口的機器拆開.再拿單一零件來給我製作加工
這........就是...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