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雪隧50公尺車距疑慮?

雪隧最近很多人在討論車距50公尺的問題.以一個常行駛雪隧的我來說
50公尺.真的很重要.常跑北部國3中和隧道的車友.一定感觸很深.尤其在尖峰時段發生事故.
那種自己時間被別人拖住.一定很不爽.嗎的.又發生追撞.中和隧道也才幾百公尺.為此高事故率
高工局還特地製作"保持車距"的LED燈.提醒駕駛.提醒歸提醒.會開快車的人.就是愛跟屁股.
雪隧改這套裝置.我個人非常樂見.小白球裝在車道上方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去年老早就裝好了
在雪隧內接近每個避車灣前2-300公尺.地上有漆明顯的車距箭頭.過後就是每組小球所在的位置.內外車道都有
這樣的距離與明顯的指示.絕對足夠讓駕駛做正確的修正.
除此之外.每個消防箱也是50公尺.但僅限外車道有.內車道邊的測試燈.為何不足50公尺我是真的不解?
新聞炒起來後.常跑雪隧的我發現.真的好走多了.不會再被逼車/閃大燈了(尤其是那些超愛開快車&趕送貨的人)
我的車很爛. 1.5的瑞獅..我是烏龜車.每次進去都很守本份
1.習慣時間04-06進去.應該沒有耽誤到各位大人.有的也是趕送貨的人
2.均速90-95.100也還0K.別太要求.這車跑110真的會解體(至少聲音聽起來真的會!!)
3.車距我都100公尺左右.追不上前車.也怕追撞(以前).更怕被罰(現在)
至於說塞車會更嚴重.根本是荒謬.道路就是這樣.為何平常都沒塞.只會假日塞.不就是車多到沒辦法消化
這樣的事.在臺灣的著名景點常發生.尤其是連續價期.也沒什麼奇怪.新聞也常播.只是大家比較愛炒國5吧?
為什麼不去比較看看.龍潭.苗栗.南投.屏東.等地的情況.
你塞在車裡.在地人沒法回到家裡.警察也濛在車陣(日曬雨淋)裡.誰比較好過?
台灣東部地峽.面長.再加上原本條件(氣候/環境/環保/經濟..等因素)不太適合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開發.
再加上宜蘭境內的東澳/南澳/大同/員山/三星.屬偏遠自然地區.光出雪隧再到那邊.都還得再多1-2小時
無怪假日雪隧會從清早塞到晚.西部除了1號與3號.還有2號4號與各快速道路跟西濱.分流效率自然比雪隧好太多.
但其實濱海與北宜.其實也是不錯的選項.並不一定非雪隧不可.住宜蘭市的人一定知道.回家走5號比較快.
走北宜或濱海都會多很遠.但我需要時還是會走.就是要避開塞車路段..說到這好像有點離題...
總之.自動化偵測系統.是個新科技運用.社會就是要不斷創新.也才能不斷進步與變新.
雪隧從通車開始就是50公尺的車距.並沒有改變.只是以前都是勸而不罰.
這好像以前在推廣"垃圾分類"一樣.有沒有效....?
其實真的有效.每位國民的水準與素質不知不覺都提高了.
2015-04-08 9: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車距疑慮 50
PFG-935 wrote:
雪隧最近很多人在討...(恕刪)


推廣到任何道路上
只要上路,隨時隨地保持車速最高只能60,車距至少500到1000公尺
套用到任何道路都不違規
確保荷包不會因為違法而受罰
我也覺得維持50公尺是很安全的行車距離.
我建議全台高速公路比照雪隧,採用:
只要車速在20公里以上就要維持維持50公尺以上車距,
如果沒有遵守可以連續處罰.

MICHAELCUB81 wrote:
我建議全台高速公路比照雪隧,採用:
只要車速在20公里以上就要維持維持50公尺以上車距,


堵車的時候不是都會說請縮短車距
塞車不會更嚴重?
一公里 /50公尺車距 =20台車
如果留20公尺即可 一公里可以有50台車

你很常跑雪隧 並不等於你的邏輯比較有道理
那我老家在三星 我的邏輯就會因此較正確嗎?

我每天通勤,通常都7-8點這時段進雪隧,今天早上,我後方及前方的車,車距就拉到有100公尺左右,這個測距,真的會讓人特地拉長車距的,不管是平時或假日,只要駕駛人特地拉長車距,我想,平日就會有行車速度變慢,假日會塞得更久的狀況發生了。
Catch Waves! Catch Fun!
哪隻豬頭訂的爛規定!

反對50m!!!

車距要200m,再加上限速60km才安全!!!

隧道內違規加重加倍處罰!!!

雪隧的議題真的很熱啊!好多版上面都有……

居家版,解決方法討論

把我在那邊的想法移過來和大家來討論一下

隧道內不能變換車道,我想這不是只有台灣有,這問題先跳過。
速限,我這也不是問題,問題是那些車距拉超開的用路人。

所以,如果說政府利用這些規定,而開始推廣車子一定要配備有 定速 最好有 跟車糸統Autonomous cruise control system(ACC)

1. 定速,都定速了,怎麼把車距拉的很開。定速一次上升或下降 2KM 。開始變遠了稍微調一下,就可以跟上。如果太近的話,降一下就可以拉開,不會因為用腳控制而有太大的誤差感。
2. ACC,有了定速,會減少拉開車距的情況,但也有可能有人就是死也不加速,等著按上下2KM,讓車子慢慢跟上的,但有了ACC就更好了,會主動式的維持車距,怎麼還會有龜車問題。

當然,以上談的這二點不是每台車子都有,所以政府可以開放民間加裝這些糸統。那也當然,最好要有經過政府認証的廠商或是進口產品。這不止可以增加在雪隧裡安的行車安全,還可以大大的增加經濟活動,試想每台車都要去加裝這些糸統,是多大的經濟效益。

而且說真的,這東西也不會貴到裝不起……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想法,大家來天南地北說說比較有建設性的想法。
非戰文,只想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我也有想到, 為什麼不考慮內外車道上漆上明顯標示 50 公尺的標誌!

比如說中央車道線, 因應需求, 50公尺就換一個顏色, 黃白切換, 或橘白切換!

或者 兩側車道的路緣石上, 每 50 公尺一段顏色!

或者 60 公尺漆一段, 用這種方式提醒用路人車距,
要是視線中, 出現超過一種以上的顏色, 代表車距就太遠了!

play9091 wrote:
當然,以上談的這二點不是每台車子都有,所以政府可以開放民間加裝這些糸統


監理單位表示:一經查獲擅自改裝車輛,開你第18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