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週大雨週看到高速公路上一堆車危險的開車方式有感而發,應該都是駕訓班沒教到的事。
下大雨時 :
1.盡量靠中線行駛,2側車道容易積水,易打水飄,除非你在測試你的雨胎有多優秀。
2.記得大燈要開,下雨天還是有很多愛開快車,為了你的屁股著想。
3.前車開過會有壓過的水痕,沿著此水痕走抓地力會比較好。
4.避免開在小貨車&小車、大貨車旁,小貨車&小車通常輪胎較小,抓地力差,
下雨天危險性較大,大貨車容易濺起水花,會讓車會暫時性的失去視線。
(是我的話連某些底盤較差的車都會避開)
5.不宜開太慢,儘量保持80KM/H 以上行駛,也是為了你的屁股著想,下雨視線差
煞車距離也長很多,下雨天也是有很多人在趕路的。不是慢就安全。
6.視野儘量放在前2台車的煞車燈,左右車道都需注意,下雨煞車距離變的更長,
等你看到前一台車有狀況急煞時,你已經來不及了,視野要放更遠。
7.開收音機聽警廣,這時更需要路況的資訊以做提早警覺。
8.當車過積水時,方向盤會有微拉扯現象,請降車速,你的輪胎排水性不足了,再慢到80KM/H以下時
請靠往外車道慢慢開吧,你該換胎了。
9.注意前車(包含2側)輪胎狀況,通常下雨天輪胎排水性越好的水花會越霧化。沒啥水花,車子會不時
晃動(修方向盤),遠離此車。
山路上 :
1.能夠的話找一台車跟著,他能為你開路,你開起來會輕鬆很多。
2.開頭燈+霧燈,增加視野,前方沒車可開遠燈,對向有車來請切回近燈。
3.山路下雨時,視野很糟糕,別再切西瓜了。不是每台車都會開頭燈的。
4.山路上的水坑儘量能閃就閃,你不知道水面的下面是有多大的坑洞,壓過去你鋁圈
壽命會不長的。
以上是一點本人開車10多年來的心得,想到會在補上,也請各網友補充我沒提到的地方,TKS。
就讓車子自己滑滑後調整一下方向就可以了
註:其實應該是要輕含煞車的,不過..當你沒此經驗時就最好都不要去碰煞車踏板
怕你輕含結果變重踩(所以不要你輕含),重踩後...一定甩出,怎麼甩如何撞就看你運氣了
1、首先車內後視鏡,個人主要調整角度是以看的到車子的正後方及副座後方右側,如果向後視鏡看自己,只會看到自己右眼那部分!
2、右側後視鏡調整大約是將後視鏡垂直分成4~5等分,由左邊算來為第1依序到右邊第4或5,
將後視鏡調整成看右側車身時只佔後視鏡最左邊那一部分,再將後視鏡向上調整,讓自己能看到非常
後方的車輛為主,不過還是要注意需要能看到部分右側車身!
3、左側同右側!只是相反!
個人因為不才,在停車場工讀(需要幫客只停車),看過太多只會開車,
不會用後視鏡的車主(女性較多是真的),常常一坐上客人的車,女性10個有7個後視鏡是用來補妝的~
要不就是看到左右後視鏡只看的到自己的車子,完全看不到後面,更嚇人的是三寶車遮陽車,進到車內,
不只遮陽板放下來,更再上面吊了一條毛巾.......,可視範圍大概只剩下約20公分(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開車的)!
休旅車視野很好沒錯,但太多人連自己車的大小都不會抓!真的很想建議交通部規定,每換一台家用車,或是公司用車,會用到車的駕駛人就必須要以該車重新考一次術科,只要沒通過車就不能上路,不然一堆開大型休旅車的人,前後不會抓、內輪差、迴轉半徑完全不熟、車子加速力不熟的,一上路真的會出來害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