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機會測試看看 導航GPS "準度",確實讓人驚艷,便宜東西精度確實這麼高
1. 里程表與實車里程表(約20公里)比較誤差 <500公尺, 刻意繞道彎曲非直線
2. 時速表誤差<1Km 這部分數據必須在直線道路測試,定速穩定 5sec後測試
3. 全台導航幾乎都是PapaGo 天下,全台圖資幾乎只有兩家,規劃路徑幾乎95%相同
關於第1.2點真煩惱沒GPS生活該怎過,在以前未解嚴年代,地圖至少晚三年更新,精度誤差不說也罷
關於第3點 一堆車受到導航指示,大家都變成 "巷子內" 走的路徑差不多,反倒老路都沒車,春節時的感想
我的GPS從來沒用過導航功能
我都是只有在開到陌生的位置才拿來定位
然後再看地圖再決定要往那個方向走
還有還有,就是我在出發前幾天就會先看地圖先熟悉一下方位,幾號路線該在哪裡停下來定位確認等等
開車就是要專心看路找路而不是看GPS,記得我們是在開車子不是在黑暗地底開淺水挺
04 Z1000
說了這麼多, 為的是要各位知道, 我說的話是可以參考的, 不是亂說的, 以下是我建議一般使用者要如何使用GPS, 才不會被導到荒郊野外或是水裡面 !
1. 首先是圖資, 導航機都是靠圖資來決定導航路線, 因此請定期確認是否有新圖資可更新.
2. 使用前, 請先嘗試規劃路徑, 看GPS規劃出來的路徑有沒有什麼問題, 例如帶你走遠路, 或是很奇怪的路徑(請 zoom out 至可完整看出路徑的比例, 這樣才看得清楚), 因為有可能是GPS的路徑規劃方式設定不對所致, 通常GPS 會有幾種路徑規劃方式, 例如類似"避走高速公路", "最短路徑" 或 "最佳路徑"等, 不同的起點與終點, 所用到的路徑規劃方式是不一樣的. 使用者必須有基本判斷能力, 軟體再怎樣寫得聰明, 也無法知道你要走高速公路還是不要走. 你一定要先讓GPS 知道.
3. 了解要去的目的地是否有類似台8線不通的路段, 因GPS中圖資不見得會更新到連部份暫時/永久封閉或不通路段的資訊, 這有可能會帶錯路. (這部份滿難知道的, 因為通常是不知道路才要導航, 而知道路不通的人通常也不需要導航! 誰叫台灣這幾年來, 一有颱風路就斷一堆!)

4. GPS 是靠衛星訊號來決定位置, 這應該人人都知道, 但在市區, 如台北市, 超多的高架與地下道, 而高架還有2層的, 就是 GPS 殺手, 一個不小心, Road match 誤判訊號, 走橋上或橋下就會出錯,
5. 定不到位或定位要很久. 現在的導航機都會將星曆資料存起來, 以加快下次Cold Start 的速度, 如果在最後一次取得GPS位置與下一次開機時的位置與時間沒差太遠, 通常幾秒就GPS 定位成功, 但如果前次使用在台中, 這次使用在台北, 那之前記錄的星曆資料就沒什麼用, 自然要定到位就比較久, 如果加上這次定位是在市區, 而附近又有高架道路, 那你想定到位就很難, 相反, 如果一路定位到高架下, 關機後再重開, 要定位就容易多, 因為先前的星曆資料還沒差太遠(地點與時間), 就算頭頂的衛星信號因建築物或高架影響信號品質, 也不會太久就會定到位. 如果想每次開機都能快速定位, 最好是在空擴的地方, 就算頭頂上有樹枝也請盡量避開. 另外如果雲層很厚, 也會影響定位速度, 例如下雨天.
6. 建議gps先定到位後再上車走, 邊走邊等定位通常也會很慢.
7. 要走山路時, 於路徑規劃好之好, 建議先用 Google earth / map 透過衛星圖確認所走路徑是否正確, 舉例, 有一次我要到新竹的 "山上人家", 第一次去是用A公司比較舊的圖資, 可以順利導航去, 而第二次, 我公司改用B公司而且較新版的圖資, 結果路徑規劃完一看, 怎麼怪怪的, 原來他所規劃的路徑, 雖然比較短也接近目的地, 但居然是走在另一個山頭靠近山上人家的路, 如果照走, 結果是到了"山上人家"對面的山頭, 看得到去不到! 所以, 圖資不會百分百正確, 就算新版要是, 使用者還是在行前來個雙重確認比較保險.
以上是我想到的建議, 希望對各位有用, GPS 是很笨的, 使用必須小心, 個人覺得比較好用的地方, 倒是走不熟的市區, 例如台北市, 那裡不能左轉, 那裡不能右轉, 那裡是單行道, 通常都能正確指出, 就算走錯, 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問人就好, 而走山路, 就要多小心, 特別是教你走產業道路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