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石油工會黃理事之文,做出以下回應:
本人再次強調,我們不反對浮動油價機制,而是反對不公不義的浮動油價基準!
針對黃文,偏離主題的情緒性言論,若因似是而非言論不及時澄清,唯恐國人不查而放棄爭取透明油價成本之基本權益。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葉惠青曾致函本人表示:
「中油油品 70%購自中東,25%購自非洲,而5%來自其他地區。」
亦即中油根本並未購買西德州原油,消基會不禁要問,經濟部球員兼裁判自訂的浮動油價錯誤在先,又為何油品購自低價的中東、西非,卻以高價的
西德州原油價格為指標?
根本是把消費者當傻瓜,因此,消基會呼籲中油敢公布購油成本嗎?將資訊透明化,並以實際購油價格當為浮動指標,這才符合公平正義!
而中油購買石油為長期合約,其價格以月均價做為購油費用,中油並非每周購油,為何「每周」調漲油價?
讓每周五加油站大排長龍,變成全民痛苦運動,不管消費者死活,但中油穩賺不賠!
消基會認為,每個國家所得不同,對物價「容忍」程度自有不同,單看各國油品牌價,乍看之下是台灣油品好似便宜,但消費者又怎麼知道,台灣的燃
料稅 是隨車徵收,日本的燃料稅都是隨油徵收。
浮動油價才是元兇
舉例而言,消費者 2000c .c.自用車每年所繳交的燃料稅為6210元,而平日以機車、大眾運輸系統代步,假日開車的消費者,平均年行駛亦約 6000公里
,換句話說,每行駛 1公里 ,需支付1元的燃料稅;目前95無鉛汽油油價每公升平均價格為29..8元,而 1公升 約可行駛 10公里 ,因此,再加上燃料
稅的話,消費者每公升所支付的油價,約為39.8元。
日本油品價格雖然比台灣高,但其燃料稅是隨油徵收的,今年 7月24日 日本汽油價格為
141.1日元(約為新台幣38.3元),還是明顯比台灣便宜了1.2 元!
再以國民所得做為比較, 2005年日本國民所得約為台幣 1,285,350元,台灣為536,250元,日本國民所得約為台灣的2.4倍,即使同樣油品價格對台灣
消費者來說可是相當的吃緊!
中油 95年度上半年度虧損254億,但工會指出,其中售給工業大戶的燃料油即虧損170 億; 這170億要全民消費者承擔,合理嗎?這是「劫貧濟富」!
此外,中油更應檢討自身的人事成本及經營效率,中油95年度虧損 254 億,但中油員工95年年終獎金卻高達4.6個月,員工薪水平均超過7萬元,且員
工加油每公升可便宜3元多,不僅如此,辦公室設私人診所,員工只需50 元費用,是民間診所的1/3,國營事業對員工的優惠,全是納稅人的辛苦錢,
一再強度關山的滿足其私利,實罔顧龐大消 費者的權益!
經濟不景氣,民生物資都在漲,中油為國營事業,較私人企業更有穩定物價、安定民心功能。
台塑石化價格不斷跟進中油,是該撻伐,但主要元兇還是中油實施不公不義的浮動油價,至於台塑是否有不當作為,應由公平會介入處理,而本會亦
會研議議題探討,不勞中油工會置喙!
作者為消基會董事長 程仁宏
取材自"中廣新聞網"
國內油價自5月起已經漲了9次之多,中油宣稱是為了反應國際油價,不過監察院調查後指出,中油的人事制度失當導致人事成本過高,認為中油在人事費用方面「虧很大」,不斷的漲油價是把全民當提款機,因此予以糾正。
自5月2日起到7月3日已經連續9次調漲國內油價,中油為宣稱這是反應國際油價上漲的關係,但這段期間國際油價也有下降的情形,卻不見中油有降價的空間,監察委員程仁宏、李炳南、洪昭男調查後表示,雖然中油宣稱虧損,但是在實施人力精簡措施七年後,仍然距離精簡目標有3231人的差距,而且還發現中油對於屆齡退休人員,未依規定管控其離退前六個月的加班狀況,導致中油的退休金支出鉅增,監委程仁宏就說,中油在人事費用方面「虧很大」,不斷的漲油價等於是把全民當提款機。程仁宏:『我們特別指出來,中油在用人費用方面確實「虧很大」,虧什麼?虧全民的、賺自己的,虧很大!中油在用人方面虧很大,但是連九周漲、漲、漲,幾乎把全民當成提款機了!』
給監察委員們大大地拍拍手,
真是大快人心呀!
中油如果沒本事,
就應該完全開放油品市場,
讓國內外的大廠進入台灣市場一較高下,
消費者才能得到CP值最高的產品.
而不是拼命從老百姓這裡搶錢,
賺他們的薪水, 年終獎金和退休金,
還騙我們說現在的油價是亞洲最便宜,
國營事業向來大部分是與民爭利,
把大家當提款機呀......
監委大人們,
中華電信荼毒台灣人民很久了,
也請你們好好的糾正一下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