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與朱木炎的「造神運動」
2008/08/20
【特約作家朱子】
中國大陸人民心中的「神」劉翔,垮在百十跨欄的跑道起點,劉翔大概只跑了三步,過去四年有關於他的「神話」,轟然倒塌。
有關劉翔的「神話」與「神化」,當然起緣於他世界第一的實力和亞洲選手的背景,但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中國大陸運動選手職業化,以及結合商業行銷造神運動最成功的典範。
透過全球性贊助商與廣告放送,劉翔成了大陸人民心目中的「神」,北京奧運就是神的舞台,大陸十三億人民寄望他在百十跨欄為地主掙得一面金牌,延續過去四年劉翔神話。
劉翔何時受傷?為何受傷?何不明講?他憂心什麼?這一切都很難有一個明確根本的答案。但劉翔金牌神話破滅,卻是京奧與中國大陸運動職業化、商業化的一面鏡子。
特別是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交錯的當代中國大陸,劉翔幾乎代表了中國體育與京奧的「門面」,他竟然是輕易的倒在起跑點上,讓世人錯愕。
劉翔火速竄紅,崛起世界之顛,在現代商業包裝和職業運動行銷手法下,創造劉翔商業王國,這不僅是個奇蹟,也是中國大陸邁向現代化的「運動商業神話」代表。
在劉翔身上,我看朱木炎的影子,跆拳之神朱木炎,同樣在這些年靠著自己的實力與廣告神話,決戰北京。
朱木炎幾乎背負著國人在京奧金牌的最大期許,透過決勝北京的廣告片,朱木炎傳達的戰神信念與決戰精神,讓國人對京奧這面金牌,充滿期待。
運動員在商業廣告中,傳達的是「運動精神」與「勝負榮耀」,然而最終的決勝舞台,還是在賽場上的決一死戰。
成功的商業包裝,讓運動員的神話與精神深入人心,深植腦海,但是否也會因此過度期許和過分壓力,讓運動員在強大壓力和高度期許下崩盤,憂心難免。
商業化行銷與包裝,並沒有什麼不好,這是現代運動行銷最成功的範例。然而,高度的行銷與創造,是不是也讓神話被過於神化,反而讓人忘了運動競爭的本質與精神,還是在最後的臨場表現與穩定實力,而不是名氣。
看著劉翔神話轟然而倒,難免多分擔憂,希望朱木炎這一趟京奧,踢的順利,是為京奧註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神運動帶來可觀的收入跟名氣.....但是...我要說一句..各位運動員們你不是為了國家在比賽...你是為你自己在比賽..因為在場上是沒有人可以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可以幫助自己!!.....不要被一時的名利給沖昏頭了........太沉醉在造神化的言詞世界裡...往往會迷失你真正的本質!!....請記住當時剛接觸運動的感覺!!不要迷失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