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易喘是心肺差還是肌耐力差呢?

前陣子公司活動跟同事一起去爬山
就是簡單健行的登山步道而已 老人小孩也很多的那種
多半都是走樓梯的感覺 但才爬一半很多同事包含我都開始喘 腳酸等等
自己平常也算是有運動習慣 有些同事也都有慢跑或騎腳踏車之類的
這樣到底是心肺差 還是肌耐力差呢?
又或是單純只是身體不適應不同運動而已呢?
2021-12-07 20:5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肌耐力 心肺
心肺差 還不足以承受這樣的強度

常跑步的人 不一定爬山就不會喘 要看是怎麼跑
間歇衝刺的那種 爬山也可以用衝的上去
因為前幾年跟朋友去爬山
他們的慢跑團就從長時間的馬拉松慢跑
到後面的間歇衝刺在鍛鍊
所以爬山的時候 我們還在用走的
他們慢跑團已經小跑步一路衝到頂了

如果只是平時有慢跑習慣 跑個3-50分的那種
爬山一樣也會喘 只是沒有正常人那麼喘就是了
我久久爬一次步道 九份老街那也有個步道
我這個沒什麼在運動的人
不休息的狀況下 也可以直接走到3/4的高度才休息
雖然過程真的喘到不行 喘到聲音蠻大聲的
但走走停停的話 反而更累
所以我都習慣走到受不了才休息5-10分鐘
如果很常爬山的話 走起來是很輕鬆的
snoopy7722 wrote:
又或是單純只是身體不適應不同運動而已呢?

敝人近兩天的體悟是肌耐力差, 因為不同運動所需肌肉不同。

這麼說好了,敝人平時主要兩種運動。
一是間歇性跑步衝刺,一是包含蝶泳在內的游泳。
這兩種都會讓人喘的跟狗熊一樣。
照說如果換成稍微不刺激的運動,理論上不太喘才對。

話說最近手肘發炎,痛定思痛,決定這星期開始游泳不用手
我是說帶上浮板打水。
開始打蝶泳腿還OK, 因為久久還是會練習。

後來換自由式打水, 我很久(不少年)沒有拿浮板自由式打水,
雖然平時還是有游自由式。
沒想到25公尺就大腿如燃燒一般, 開始大喘特喘。

當然,心肺功能不好也可能是原因(年輕時抽太多煙)
當你每次呼吸進來的氧氣,
越沒有好好充分利用
或是血液送氧能力奇差
但你的身體卻不停催著要氧
因此心肺就必須加快呼吸次數
這就是喘

所以
差的其實是你的
最大攝氧量(VO2 Max)
這牽扯到氧氣的攝取、運送、與利用之間的效率關係
並非是簡單的心肺或是肌耐力來決定強弱的

簡單來說就是
由心肺系統攝取氧氣
血液(體液)系統運送氧氣
到肌肉系統
然後肌肉系統利用氧氣
產生能量的能力
最大攝氧量越大
代表運動能力(運動性)越強越好
但這除了天生基因最大攝氧量好之外
就只能靠不斷運動(熟練度)互相協調提升

所以不是你說心肺好,或是肌耐力那個方面特別優秀
就能讓你運動能力很強
當你的身體氧氣利用率很高時
僅需少量的呼吸次數就能獲得運動時所需的氧氣
那心肺能力自然不用太強
同理
有效的(熟練)使用肌肉,讓耗氧減少
也可以讓你運動起來不那麼喘

例如肌力好的館長,
爬象山也會氣喘噓噓(心肺能力可能比較不優)
而高山地區的雪巴人
就算不怎麼鍛鍊心肺肌肉
在空氣稀薄爬高山也不怎麼會喘(血液送氧效率好)

樓主最後說的
身體不適應不同運動
這也是一種解釋方式
最大攝氧量的提升方式就是靠不斷重複運動到身體協調(適應)
也就是說
爬山會喘,就爬到不會喘
游泳會喘,就游到不會喘
00會喘,就x到不會喘
身體就是靠00xx進步的

僅供參考
應該說就算訓練得很好的巨巨爬山多少也會喘
完全是運動取向不同不用這樣比較

而且就算是一般的登山步道也是有高低起伏和比平地高了不少
小喘是非常正常的,但每個人對喘的定義不同
搞不好你同事朋友們也在喘但看起來不明顯而已的
不同運動的適應不同,
你讓登山的人去騎單車或游泳,一樣要喘大氣。

一方面是運用的肌肉不同,另一方面身體的協調性、呼吸、神經控制不同,
同樣是跑步一公里,善跑者全身是協調的,呼吸是有規律的,
新手是不協調不規律的,同樣跑一公里要耗費更多的體能…
都有
兩者都有關係
我也覺得都有~平常都沒運動的人肯定累癱了
爬山是全身高強度的運動

除了腿部的肌力.耐力都有蠻高的需求

對有氧也是有很高的需求,還有每座山的坡度也不竟相同

如果是爬百岳的話通常還須背近10-20公斤的食材等上山

對體能就更要求了通常須背幾十公斤走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山路

腿跟核心肌耐力如果不足可能半路就鐵腿或者體力不支要下山了

加上山上氧氣比平地稀薄所以還會更喘

而且下山時也是很吃小腿的肌耐力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