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位點對到,找到擅長的項目、使用適當的練習方式,可以讓訓練的效果達到最大化這也是現在科學化訓練在推廣的,有看過王建民之前也有類似的分享除了運動之外,對於藥物過敏預防、癌症基因檢測等等,現在的科技都能做到
castlesky wrote:這個問題來自於一直以...(恕刪) 針對「運動細胞」比較好這句話,我的腦中只出現「協調性好」,也就是不管學什麼運動項目大都能很快上手,但不見得會出類拔萃。這當然是很吃基因,但是跟幼兒及少年時有沒有機會玩到一些運動舞蹈等也有很大關聯。至於某些項目很強的運動員,通常跟意志力有關,身體素質不見得是一開始就贏一般人的不愛運動的人有些是身體真的容易累,無法很快享受到運動的樂趣,還有一種是中老年人比較多,就是把運動視為勞動,潛意識觀念中覺得勞祿命的人才要動來動去,好命的人有酸痛病症花錢找醫生搞定就好了
肯定影響很大的,我再怎麼練習,也比不上nba的球星,先天基因就差很大,至於你說球類運動很好,但不一定跑得快跳得高,那是因為每種運動需要的不一樣,球類運動可能更需要反應力、協調性、視覺判斷的能力,而跑或跳可能是肌力、爆發力等,所以出色的籃球運動員不一定是好的田徑選手,但多半也差不到哪去…就像聰明的人,也有分數理好的或文科好的,也些則是藝術創造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