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體育課的存在意義?

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國小到大學都有體育課,而體育課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呢?
也許是繁重學科之外的爽課,也許是促進身體健康的課程,也許是...

請大家把答案放在心裡繼續看下去

------------

校園的體育課大都伴隨著測驗,那些測驗會不會與開設體育課的初衷背道而馳呢?

我100公尺短跑約12秒、單車環島12天,體能應該還沒有到非常差勁的程度,但是卻常常在體育課上拿到很低的分數,而分數低的都是需要技巧的項目,以下舉兩個例子:

1.羽球空中停球,給5次機會
把球往上拍,然後球落下時用球拍接住不落地,練了好幾個羽球課,到考試前100次還沒幾次接住球,最後5次都失敗

2.排球往上敲20下不落地
不幸的是我完全敲不到10下,因為體力還可以,所以後來就改把球敲得老高跑去追球,即便如此還是鮮少敲超過15下,理所當然的不合格了,接著連幾堂的補考都還是不合格

後來在學校與家長的壓力下,又在期末補考了一次,那次老師還把同學找過來為我「加油」,還帶頭喊著「加油~」、「哇~好棒」,聽著帶有訕笑的加油聲,不但一樣不合格,從此還對排球產生了陰影...到現在看到排球心裡還是會有點不舒服

------------

我並非在意分數多少,只是覺得這些測驗真的是體育課需要的嗎?我不是讀體大或體育班,有必要把這些技術練好嗎?更何況我實際上場打羽球跟排球在班上都還是排前段的(當然,並不是能拿出門比賽的程度)

除了身體不方便的同學,大家都會跑會走,測個100~1600沒問題,打球測姿勢可以防止運動傷害,我也能接受,但是測技術性的東西我真的不知道意義在哪裡,我認為體育課的存在意義是維持基本體能(健康)與推廣體育活動,應該著重的是學生的參與,而不是教會學生特定的運動技術,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不認同我的說法也可以大力鞭沒關係
2016-04-23 5: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體育課 意義
忍不住還是回文了 ....

問題不在體育課....

而是你所遇到的老師 / 學校

更可以說 你的家長 或 所謂的台灣教育環境.....

結果 就是 你所提出的 體育課的意義.....

教育部體適能網站

http://www.fitness.org.tw

教育部推廣體適能的目的是 ???




以上看完 ....你會覺得是在胡扯瞎掰嗎?? 第四點??!! 你還被同學取笑 甚至有排球的陰影 .....

立意良善,但執行面往往 Orz...
不是酸樓主,不過我想應該是你的協調性不好吧,短跑跟腳踏車都是用力往前,可是托球20次考驗眼力還有反應力,這跟跑步快不快其實完全沒關係,就像在一個直路每個人開跑車油門踩踩到底都很快,可是路邊停車技術卻不見得好,不知道樓主懂我意思了嗎?
體育課立意面是好的(就像2樓po的裁圖那樣)
執行面就不一定符合原本的目標了

順便提一下,樓主你在這幾項的成績已經比我強很多了。
所以說體育課有時也真的是要靠點運氣,像我遇到的老師就都不太會要求一定要達標
(不過國中的叫我拍球繞籃球場(手眼協調超差得),高中的叫我每次上課都先去跑3000公尺操場再說(至少到期末前,我已經可以在第二堂課開始前跑完了XD)....算是多少也有被狠操到啦)
台灣的教育就是要看成果,成果基本上就是分數

至於體育課那些測驗,只不過是體育老師打分數的依據而已
標題應該是指體育課測驗存在的意義吧?
其實簡單想就好,任何課程,訓練,學習等等,最後測驗的目不外乎就是要知道有沒有成效,如果都不用測驗,自然產生想學的人會主動學習,不想學的就放牛吃草,造成惡性循環,所以測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冰凝夜 wrote:
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國...(恕刪)


小弟我剛剛好是國中體育教師
簡單提出幾個觀點
我國的體育課程內容是依據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制定的
當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有所謂的「分段能力指標」
國中小教師必須依照這分段能力指標來設計課程
而學習的結果當然就必須靠測驗評量來考核

接著來看看分段能力指標究竟有哪些
a.生長、發展
b.人與食物
c.運動技能
d.運動參與
e.安全生活
f.健康心理
g.群體健康

從國小到國中一共有這七大能力必須學習
其中也包含了健康教育的課程
但就針對樓主的體育課我們先不論

在能力指標中跟體育課有直接關係的就包含
「運動技能」及「運動參與」
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就是依照這個來融合各項運動,設計課程內容

依樓主講的自己100M可以跑12秒為例好了
100M測驗是包含在田徑的體育課程內
而田徑不只是只有100M而已
當中的短距離跑、中距離跑、長距離跑、田賽(擲部、跳部)都是教師可以教授的範圍
一項運動的學習包含技術、體能及戰術
舉例來說
有些人100公尺跑很快,但他的動作卻不是最有效率且標準的
有些人排球打得很好很準,但打一場球後就體力透支了
有些人籃球技術及體能都很優秀,但只會單打獨鬥一人球隊

所以一堂體育課並不只是單純技術的指導或體能的訓練
當中所要傳授給學生的東西包含得層面實在很廣
有些老師講求動作技巧的養成
有些老師強調培養運動的習慣
有些老師希望學生能有運動觀賞的能力

回到樓主講的認為體育課目的只為了養成運動的習慣
技術的培養並不是課堂重點
這其實並不完全正確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兩者並重
舉例來說在這學期我就將技能的測驗分成
9分鐘耐力跑、籃球上籃、排球托球三個項目
當然這都是我上課會教的進度

也是很多學生會反應動作不會做或太難
但我總是會跟學生講技術的養成本來就是靠不斷的反覆練習
難道有人一開始就會拿筷子、拿筆寫字?
所以只要肯花時間做練習、每一次的進步都會反應在成績上面
我的重點不是要他能做的跟運動員一樣
而是不要輕言放棄的態度

如果只敢展現自己的優點
而不去面對自己不足的部分
我想這就不是我們所要的教育
運動教育指的是透過運動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運動只是個媒介,主要來是要培養學生面對社會的能力
冰凝夜 wrote:
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國...(恕刪)


強迫你運動跟強迫你認識運動

至少以前有運動過也知道有哪些運動可以做,有一點相關知識

從小到大上的體育課除了讓你運動之外也教了一些基本知識

教了不督促你練習基本上也是記不起來的

當然要考試,考試內容通常是該項運動的基本功

基本功練好,打起來會更有效率且更輕鬆

你說你跟同學對打很好,那應該也不需要擔心基本功考不好,一定會及格的啊


至於你說的推廣跟參與...你看那些蹲在樹蔭下的

考試都可以不參加了,不考試不就...


至於測技術性的動作也是希望你能用身體去體會這些運動所需要的基本功夫

籃球有基本的運球上籃投籃

羽球有基本的接發球對牆擊球反手抽球訓練

排球有基本的發球托舉球對牆擊球訓練

桌球有基本的發球對牆擊球正反拍訓練


有沒有發現都有要學著用手或是工具控制球?

基本上天資聰穎的人或是運動神經很好的人都可以快速掌握

20下都是很基本的範圍

而且國小到大學的體育課教的都應該算簡單的

練過球隊都知道,基本的不行,通常體能再好也是一樣

只是假會打而已




體育課是給國文英文數學老師代課用的啦

star156 wrote:冰凝夜 wrote: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國...(恕刪)小弟我剛剛好是國中體育教師簡單提出幾個觀點我國的體育課程內容是依據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制定的當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有所謂的「分段能力指標」國中小教師必須依照這分段能力指標來設計課程而學習的結果當然就必須靠測驗評量來考核接著來看看分段能力指標究竟有哪些a.生長、發展b.人與食物c.運動技能d.運動參與e.安全生活f.健康心理g.群體健康從國小到國中一共有這七大能力必須學習其中也包含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就針對樓主的體育課我們先不論在能力指標中跟體育課有直接關係的就包含「運動技能」及「運動參與」大部分的體育教師就是依照這個來融合各項運動,設計課程內容依樓主講的自己100M可以跑12秒為例好了100M測驗是包含在田徑的體育課程內而田徑不只是只有100M而已當中的短距離跑、中距離跑、長距離跑、田賽(擲部、跳部)都是教師可以教授的範圍一項運動的學習包含技術、體能及戰術舉例來說有些人100公尺跑很快,但他的動作卻不是最有效率且標準的有些人排球打得...(恕刪)


體育老師不是球借一借就叫同學自己打
他就躲樹下休息,時間到就下課,一直以來都是這樣,體育老師會教技術,體能,戰術,,,,,,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