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齡球-飛碟球與轉速


如題,打保齡球一陣一陣的,沒有專用球具,都用公球在打,也沒跟別人學過…

日前都打直球,已經可以穩定靠直球拿到150-180左右的分數

有時覺得直球的位置很漂亮,但卻沒有全倒… 囧


最近開始無師自學(上網看影、文字說明)想練飛碟球

自己也去丟了幾局,但發現丟出去的球,轉是會轉(水平旋轉),但轉速不夠,破壞力沒有想像的來的強


想請教,飛碟球在運用時,如果只用公球(有短距和長握距的可以選),該拿哪一種比較正確?

除了翻轉手腕外,還有什麼地方是要特別注意的才會有轉速呢?



ps,我都拿10或11的~



謝謝!
2014-04-07 20:24 發佈
要注意拇指的力量,出手的時候拇指力量要用上,拇指往前推一些會增加球的尾勁,
全倒的機會就會增加了。
當初我是領會了這一點,成績才能突破到200UP,不過那是10幾年前的事了...
(球具還是要有自己的比較容易進步啦,想當年有常在打的都嘛有自己的球、球鞋...)
懷念..

龍小咩 wrote:
如題,打保齡球一陣一...(恕刪)


指距端看你的習慣,打飛碟球千萬不要用手指勾球,請用虎口夾球

翻轉時與其說用手腕不如說用前臂,完成動作時姆指前推,球的威力會大很多

姆指前推是要靠感覺的,你有推到的時候會姆指有感覺的,球的破壞力會大很多。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也做不了了~
用公球是絕對無法提升自己的成績的,每次握球的方式都會不一樣,孔徑施力點也不一樣,出手點也會不一樣,等到適應那顆球,下次又要重頭來,永遠也練不好,建議自己買一顆

我建議的孔距為手掌張開,中指跟無名指前兩關節完整可插入球孔(情願深一點不可不夠),拇指也要能插多深就多深為原則,食指張開(虎口處)剛好貼住球面,食指指尖剛好可以輔助拿著整顆球操控而不廢力

無名指跟中指孔孔徑適中,以別滑出來為原則,拇指孔盡量緊,最後推出去時才有力道

只要球能讓手很輕鬆自然抓緊,身體姿勢夠低,手臂擺動不用太用力,出手時4指在上姆指在下,手腕自然向上揚(千萬記得不是左右),出手點盡量低,配合步伐,球就能旋轉的夠快

飛碟球的原理不只是靠人把球旋轉造成破壞,重點是在後半段球進入無油區時開始跟球道地板發生磨插力時,球的走向產生跟曲球類似或左或右(出手方式不同)的軌跡讓球藉著球道地板磨擦力加速後竄進球瓶造成最大破壞,我們稱為"咬板(台語為嘎邦)",會咬板的球才有破壞力

有沒有咬板就看你球出手後原本是水平轉,到無油區時是否開始左斜或右斜轉且轉速加快

以上是20年前的經驗,全盛時期300局的平均為203分

青春啊....
自己買一顆 +1

andrew3688 wrote:
用公球是絕對無法提升...(恕刪)

q670705 wrote:
自己買一顆 +1...(恕刪)


如果常打,自己買一顆真的比較好...

如果都用公共用球,那就只練直球就好
飛碟球也是直球,算奇行種。

關於旋轉跟擊球能量不太有正相關,跟送球後前進穩定有關係,搭配就好。

擊球瓶際關係跟球瓶重,你的球重,還有前面前輩說的咬板後球略為改變的前進角度有關係。

球太輕連兩端壹十號沒摸到就進溝,球太重會開花球瓶不會跳舞旋轉。

球質太硬咬板反應太慢,球質太軟球運轉軸心會站起來角度不理想,多半退BACK太大。

打飛碟球要保護手指,中指無名指關節多少會一點扭曲,也有些人打到關節粗大,初學除了放柔軟,局數也不要打太多,等送球學好大姆指微微長繭,其它手指逐漸適應球,局數才打多一些。手指變形會減到最小。

前進送球要會往前推球,讓球鐘擺後接近肩高,這是所有前進的位能,送球只需翻臂 揚指 姆推,不要再加任何力幫球加速,(讓子彈飛一會兒)

所有投擲運動都重殘心,殘心沒法幫住你拿三百分,但是它代表你每次投擲動作的完整跟流暢。

台灣是保齡球王國小弟亂入,有請前輩多指教了。
龍小咩 wrote:
如題,打保齡球一陣一...(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