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分享] 心跳率與卡路里消耗公式

剛看文章看到的,分享給大家,不論公式是否準確(公式裡沒骨骼肌參數),
但總能看出心跳率是讓消耗熱量多寡最大的變數,
順便依方法4-1(未知最大攝氧量)做了一個簡單的計算結果讓大家參考

[分享] 心跳率與卡路里消耗公式




以下擷取自網路文章:
http://www.boohee.com/posts/view/261912

总卡路里计算(关于总卡路里与净卡路里,请戳电梯)需要的数据包括心率、年龄、性别、运动时间和最大摄氧量
最大心率(次/分钟)= 208 - (0.7×年龄)
VO2max计算公式(四种方法,想知道自己的最大摄氧量属于什么层次?请戳电梯)
方法一:基于静息心率
最大摄氧量 = 15.3×(MHR /RHR),其中 MHR =最大心跳率(次/分钟)= 208 - (0.7×年龄),RHR =休息心脏率(次/分钟)= 20s休息心率×3

方法二:1英里(1609米)步行测试
最大摄氧量 = 132.853 - 0.0769W - 0.3877A + 6.315G - 3.2649T - 0.1565H
其中,W =重量(磅) A=年龄(岁) G =性别因子(G = 0为女性,G = 1为男) T =测试完成时间(分钟) H =在测试完成后的心率(次/分钟)

方法三:3分踏板测试(此方法麻烦,需要16.25inch高度的踏板和节拍器,拍子为88次/分)
男性:最大摄氧量 = 111.33 - 0.42H
女性:最大摄氧量 = 65.81 - 0.1847H
其中H(测试完成后) =心率(次/分钟)

方法四:1.5英里(2414米)跑步步行试验
最大摄氧量 = 483 / T + 3.5 T =测试完成时间(分钟)
总计算卡路里燃烧量的方程(两种计算方法)

(1)如果未知最大摄氧量,请使用以下计算公式:

男:((-55.0969 +(0.6309×HR)+(0.1988 xW)+(0.2017×A))/ 4.184)×60 xT
女:((-20.4022 +(0.4472×HR) - (0.1263 xW)+(0.074×A))/ 4.184)×60 xT
其中,HR =心率(次/分钟) W =体重(公斤) =年龄(岁) T =锻炼持续时间的时间(以小时计)


(2)如果已知最大摄氧量,可用以下公式方程(更准确):

男:((-95.7735 +(0.634×HR)+(0.404× 最大摄氧量)+(0.394 xW)+(0.271×A))/ 4.184)×60 xT
女:((-59.3954 +(0.45×HR)+(0.380× 最大摄氧量)+(0.103 xW)+(0.274×A))/ 4.184)×60 xT
HR =心率(次/分钟), 最大摄氧量 =最大耗氧量(ml/kg/min),W =体重(kg) =年龄(岁) T =练习持续时间(以小时)
从运动心率到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强度转换方程(这个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VO2max = 1.5472× %MHR - 57.53
%MHR =最大心率
%VO2max = 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

2014-03-19 14:56 發佈
心跳越高越接近無氧區,消耗的卡路里反而比較多???跟實際好像不符??

我51歲心跳130運動1小時不到300卡(心跳表顯示的)年輕真好

剛在健身房跑1HR05MIN,平均心跳138,最大心跳158也才消耗了582卡(SUUNTO M2心跳表顯示的)
yang63215209 wrote:
心跳越高越接近無氧區...(恕刪)


每個人無氧區都不一樣,像我的無氧區在心跳185左右,只能維持大約30秒

我的心肺區間在170~180大約3~5分鐘,有氧區間在130~170可以維持兩小時以上

另外以公式來看,年齡的變數影響很小,運動時間與心跳率的影響比較大


yang63215209 wrote:
心跳越高越接近無氧區,消耗的卡路里反而比較多???跟實際好像不符??


符合阿,
就是因為如此 HIIT 才會是最有效燃脂肪的,
yang63215209 wrote:
心跳越高越接近無氧區,消耗的卡路里反而比較多???跟實際好像不符??...(恕刪)


怎麼可能不符呢? 願聞其詳!!

是否把 消耗脂肪 跟 消耗卡路里弄顛倒了?

公路車ing wrote:
是否把 消耗脂肪 跟 消耗卡路里弄顛倒了?


難道消耗脂肪 跟 消耗卡路里真的不依樣??

CP03 wrote:
符合阿,就是因為如此...(恕刪)


朋友,這裡可能有點誤會,HIIT的燃脂並非是運動過程中,而是訓練後的EPOC效果。

yang63215209 wrote:
難道消耗脂肪 跟 消...(恕刪)


YANG大,真的不同,這關係到身體能量系統的問題。

這個公式比起心跳帶是沒什麼參考價值。

再者身體能量的來源本來就有血糖、肝醣、蛋白質、脂肪能提供,而且肌肉一般最需要的是脂肪,維持身體機能的內臟與神經系統一般是需要脂肪。

身體消耗掉多少能量跟能量從哪邊來徹底是兩回事...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Thomas8610 wrote:
每個人無氧區都不一樣...(恕刪)


T兄除非你年紀不到二十,否則你的心跳區間與絕大多數的心跳計算系統衝突。

心肺區間一般只比有氧高20%左右,如果你要討論你的心肺、有氧還有你一直沒提到的體能訓練區間,請把你的年齡跟計算方式告訴大家,不然就你的訊息很明顯不是不滿二十就是剛滿二十。

關於實際的心跳與運動區間請參考專業的訓練軟體或實體訓練書籍。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