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再雖敗猶榮就變衰敗游龍

台灣的選手在分級或是使用器具的運動項目都有優勢,或是不居於劣勢。所以跆拳道、舉重、射箭、羽毛球、桌球我們都有奪牌希望。雖然如此,中國和韓國選手也證明即使在西方強勢項目,亞洲選手還是大有可為。看看我們一牌難求,而中國、韓國卻天天有金牌進帳,難道大家都只願停留在志在參加的阿Q心態。莊智淵打進四強很不容易,距離得牌如此之近,但大家說雖敗猶榮,他會覺得欣慰嗎?這對台灣的運動實力提升有激勵效用嗎?看奧運的心情應該很複雜,為高水準的表現喝采,但看看得牌排名卻很鬱卒!
2012-08-02 23: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敗猶榮
不然你想怎樣??

寫份計劃書來看看吧!!
其實台灣有很多名人一直默默投資選手
如李遠哲之於盧彥勳

我常發願說 如果我中一千萬
我就捐一百萬給盧彥勳
但那一天會到來嗎?
這屆奧運我看應該是台灣歷屆來得牌數最低的

不用砲轟我..我只是陳述事實


斯巴提 wrote:
台灣的選手在分級或是...(恕刪)


別忘了..現在還有官員率隊在倫敦旅館,在看電視加油...政府官員不是沒在做喔
今天心情真差,整個台灣代表團只剩下跆拳道了!體委會主委、我們15趴的政府,多謝你們的照顧了~
av8d2 wrote:
這屆奧運我看應該是台...(恕刪)

希望奧會能早日按原計劃將跆拳項目取消,看台灣還有甚麼能拿牌的。
參加比賽就是要得牌.
沒有得牌的實力,就不要去了,
我最欣賞女子舉重隊.有實力又肯拼,讚!

斯巴提 wrote:
大家說雖敗猶榮,他會覺得欣慰嗎?...(恕刪)



改成節哀順變如何?

斯巴提 wrote:
台灣的選手在分級或是...(恕刪)


我覺得心理因素佔很大的關鍵

感覺台灣(亞洲?)人的抗壓性就是很差

不知道是從小教育的關係還是文化

歐美人的抗壓性就是很好

就算是年輕人,一樣天不怕地不怕

而台灣就是按部就班,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沒有開創性、沒有自信、不敢挑戰

我覺得以後台灣要培養運動員

必須要先找那種心臟大顆、啥都不怕的

才比較可能有機會出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