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運(四年一次,於當屆奧運次年舉辦,受國際奧會認可),世大運(兩年舉辦一次)我看許多人都還搞不清楚,台灣2009辦過了世運。論"規模"世大運可能高一些,但論"層級"則世運大於世大運,畢竟世大運僅是給大學生參加的運動嘉年華。值不值得花這錢好大喜功?見仁見智通常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國家都不會在其國內最大都市或首都舉辦以節省相關場施建設經費及方便用地取得,台灣這部分倒是值得商確
teabox wrote:世運(四年一次,於當...(恕刪) 國際比賽硬辦一堆,也看不體育水平有何提升體育培訓制度完善,搭配軟硬體才有助體育發展而不是說嘴:留下來完善的體育設施有助運動員..........
teabox wrote:世運(四年一次,於當...(恕刪) 我覺得就層級跟能見度都是世大運高,第一它項目跟奧運比較相近,第二世大運參加的選手,未來也很有可能是州運或奧運的選手,第三世運會才辦30年,世大運已經有50年了.世運有點像新興運動的比賽,推廣運動發整,跟考慮納入奧運的可能性。
國際世界運動總會(International World Games Association,IWGA),簡稱世運總會,是一個非政府、非營利和永久性的國際體育組織,成立於1981年,為世界運動會的主管機構。它的主要任務在於推廣「非奧運」運動項目,是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AGFIS)的成員之一。同為世界大型運動會的推動機構,世運總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互相承認,並簽訂合作備忘錄[1]。世運總會成立之初僅有12種運動組織參與,包括羽球、棒球、健美、保齡球、甩竿、壘球、空手道、健力、滑輪溜冰、跆拳道、拔河、滑水等國際運動組織[2]。經過多年的發展後,雖然其中部分運動已因加入奧運會而退出,整體仍呈現快速成長的狀態,目前已有32個國際單項運動組織加盟成為會員,其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泉。----------------------------世界大學生運動會(Universiade,簡稱大運會)是一項供大學生運動員參加的國際綜合性體育活動,主辦組織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大學生運動會於歐洲較為著名,有「小奧運會」之稱。現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皆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光以比賽項目來看世大運的國際觀注度比世運高應該是確定的如果不是的話可能是本人孤陋寡聞
teabox wrote:世運(四年一次,於當...(恕刪) 國歌和國旗歌也很多分不清楚。通常...........不會是文字的錯。還有..............世運...........舉辦的都是非亞奧正式項目,而世大運,全部都是正式項目。哪一個應該獲得重視?不言可喻。
walakaho wrote:世運...........舉辦的都是非亞奧正式項目,而世大運,全部都是正式項目。哪一個應該獲得重視?不言可喻。 任何體育,運動沒有分正式或不正式的,那以後棒球是什式?自由式嗎?還有我前面說明的很清楚,舉辦規模可能世大運大一些,但層級絕對是世運大於世大運。想了解的人可以去查查世運組織的規章及跟奧會的相互關係。註所謂的層級較高的意思,也可簡單舉例有當過兵的網友都可以了解,士官即使當到士官長,即使再資深,薪水也可以超過軍官,領域各有專精,但軍階還是少尉排長高。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簡稱世大運,但還是大學生的運動會,而對許多非奧運體育項目來說,世運就如同這些項目的奧運,懂嗎?
walakaho wrote:世運...........舉辦的都是非亞奧正式項目,而世大運,全部都是正式項目。哪一個應該獲得重視?不言可喻。...(恕刪) 高雄辦的比賽,受重視程度與層級,不可能會低於台北,這也是不言可喻的如果台南高雄那次申辦成功了,世大運受重視程度與層級,就會高於世運,這也是不言可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