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國欽/台北報導】
中華職棒四隊已經維持三年,期間旅外球員陸續回流,實施自由球員制度,二軍制度漸趨健全,眼前時空環境是否適合成立第五支職棒隊?四隊中唯有象隊態度保留,其他三隊都表示贊成。
兄弟象球團董事長洪瑞河認為,中華職棒未來有增加到六隊的空間,成立二隊比賽組合變化較多,對國內職棒發展絕對正面,但現在開放新球隊的時機還不夠成熟。
他強調,不是企業有意願就同意開放加入,除了要了解該企業的背景,也要看時機是否成熟。譬如景氣是否完全恢復、兵源是否充足,俟這些條件都到位,就可開放成立第五隊,但依中職近年景氣觀察,似乎還沒到開放的時間點。
洪瑞河又說,新申請加入的球隊,陣中具職業實力的球員較不足,為顧及各隊戰力均衡,第五隊最好在加入中職之前,先到甲組成棒邊磨練邊強化戰力,再轉型為職棒隊,開放「第五隊」沒有時間表,待各種條件俱備再開放也不遲。
對此,桃猿、牛兩隊持不同看法。桃猿領隊蘇敬軒說,一旦二軍制度健全,人力就很充足,且中職未來自由球員愈來愈多,若有第五隊申請加入,四隊可以各供給四、五位球員,解決新軍的戰力問題。以其個人立場,認為隨時可以加入第五隊,反而比較關心有哪個企業願意成為中職伙伴?
牛隊領隊楊仁佑也認為四隊可以協助第五隊補強陣容,唯一在意必須審慎評估「第五隊」的企業背景形象,了解有無永續經營的理念與決心。另外獅隊也支持成立第五隊,因此四隊持「贊成」與「保留」的態度之比為三比一。
--------------------------------------------------------------------------------
以下發言屬個人言論,若要筆戰或砲轟也請"尊重"大家,感恩!
說真的台灣職棒隊伍是需要再增加一隊至兩隊用心經營的球隊,以打破現今球團間明顯的分隔與枯燥的對戰組合
消極經營型:兄弟、興農
職業心態型:統一、桃猿
看完今年中職頒發的最佳9人與金手套深深覺得部分獎項是否該從缺呢?
往往入圍只有一人,但成績並不會有太過"優異"就可獲獎
是競爭隊伍過少所致。
且今年FA制度首次啟動,可憐的是部分球團依然有"默契"存在,須先像母球團打聲招呼下一步才去接觸球員
且發佈FA後可接觸球隊才3隊(國內),搶人風氣明顯不足,球迷皆感到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可預期的是在大家保守、默契、念舊的情況下,回簽母球隊是可預期的狀況。
業餘小將陳偉志幾經考慮後確定暫不投入中職,原因無他,身為三壘手的他在中職各家皆不缺三壘好手的狀況下如投入中職勢必淪為替補或改變防守位置,斷斷續續的出賽到還不如在業餘棒球繼續鍛鍊自己身手。
像這種情況近幾年業餘棒球常發生(雖然假球也佔部分因素),四隊狀況下如遭母隊解約確實另三隊要吸收的機率會低一點,往往因這樣斷送選手生涯。
成立第五或六雖然短期不會改變台灣棒球生態,但至少是個大改變(前提是新加入球團必須用"職業"心態)
至於是否今年必要增加我到覺得不急著一定要今年,可先用這一年找好球團組訓球員默契與靠部分比賽培養出自己的球迷等,等待明年FA選手、旅外回鍋與季後選秀補強一定戰力,2013可直接銜接上去打中職季賽,如此實力票房皆有一定水準,教不會有濫竽充數的感覺。
以上是個人小小見解,小弟中職從本土投手四大天王開始看起,到現在本土天王級的投手找不到一位(天王的定義:球隊領袖、球技、人氣),職棒興衰我皆參與過,但我沒放棄過,因為灌籃高手安西教練說過:放棄一切就結束了(哈!),因為我不想結束他所以我不打算放棄他,就算再濫我也希望他能改變前進,我真的希望台灣棒球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美職超級夢幻、日職依舊強大、韓職努力前進、中職加油吧!
-------------------------------------------------------------------------
中華職聯盟新任會長黃鎮台接任後,希望最快時間內增加球隊,最理想的目標則是3年任期內達成增加到6隊。
黃鎮台說,第5隊目前已有方向,也要開始去談,如果一切順利,最快明年可以增隊。
黃鎮台說,6隊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5隊賽程比較不好安排,但聯盟也不可能等到2隊到齊一起加入。
黃鎮台說,3年任期內增加第5隊是他比較有把握的,但若3年才增隊,對他來說太晚了。但若要說3年內一定會增加到6隊,他不敢開沒有十足把握的支票。
黃鎮台說,增加球隊是4支球團和聯盟已達成共識的一致目標。.
sean2316 wrote:
難得你這麼有心,我也...(恕刪)
是謝長亨...XD
自從時報鷹事件之後,我就沒認真看中華職棒了
果不其然這些事情是一再的發生...

中職應該要先提升學員水準到真正的職業級,心態更需要!!!
光看那些球員守備的態度就知道心態還是太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