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球迷要認清楚一點,是象隊給予這些球員舞台及光環,離開象隊這些球員什麼都不是,李居明,陳義信等等就是最好的應證。
走了誰不重要,兄弟隨時都可以再找一個新的替代或接班人,是兄弟的光環大於球員個人魅力也給予舞台,雖然球團及球員也是各取所需,如果有球員選擇要離開球迷也要尊重。
許多球迷拿美國MLB比中職,什麼恰恰是兄弟Jeter等類比根本是放屁!

中職是中職,兄弟的經營相較類似MLB小資本球隊經營方式如光芒隊,球隊戰績也不錯,今年搞不好再次總冠軍奪冠。有球員離開就有新的明星球員補上來,時事造英雄。
以上是給恰恰及未來其他的兄弟球員借鏡,有本事就要去旅韓,旅日,其實當初恰恰若真的有國外球團要,我猜兄弟象反而樂得輕鬆解套,也不用怕球員若真的有離開一天,球迷還會罵一下。再找一個新的球隊明星看板就好,兄弟球員人才濟濟,許多人可是等著要這個舞台,就怕前浪擋著不退。
最重要的,球員自己也要有認知,最好能有機會旅外幫自己也幫球隊,這是身為明星球員離開最漂亮的方法之一,不然你說像恰恰這樣一直待兄弟到老,兄弟能給多少薪水??留或不留對球團,對自己,對球迷都很傷情感,別隊也不見得敢搶。

以上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台灣真實上演的職棒人生。
下次我們再來談個人最愛的台灣假球好了

補充:
其實我會特別提到李居明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對五六年級生球迷而言,他是最具指標性的中職球員,而當時中職的經營也是如日中天,所以才會有後來的那魯灣年代職棒成立。
李居明真的很可惜,他如果當初沒離開兄弟,事後兄弟也不用封殺的方式處理,我相信現在不只是中職,兄弟的人氣還會更高,其實是雙輸,"棒球先生"四個字才是重要資產,不是球員個人。
只是我前面說了,最終也代表球迷支持的還是一個球隊而非球員個人,即使是台灣的棒球先生。
其實整個中職最輝煌最精華的年代就是當初的龍象時期,由棒球先生所領軍的兄弟,當時的兄弟也許一到九棒都是明星球員,看看現在的中職真是令人不勝唏噓。也許對於現在年輕的球迷而言,沒有參與過就沒有那麼多的感觸。
台灣的棒球先生封號至今只有一位,即便是陳金鋒也沒能有這個殊榮,真的很可惜。事後來看,對中職,對兄弟,對李居明都沒有贏家。
以當時身為龍迷的個人,當初對於兄弟有個棒球先生其實是非常眼紅的,這應該是身為職棒球員最高榮譽封號了。
另一個令球迷感到可惜的就是時報黑鷹時期的"棒球王子"廖敏雄(條件很好,尤其以棒球員來說更難得),當時被稱棒球王子也是實至名歸,現今職棒有哪個球員論實力及資質兼具外貌條件可以被稱棒球王子的?彭政閔我都認為差距不小。
一位是台灣的棒球先生,一位是棒球王子,這些的資產都被中職給玩掉了~
*****************************************************************************
補充:
<真觀點>
談什麼是屬地主義,認養球場
先說個人是同情興農的,所謂的"認養"球場,屬地經營,老闆花錢方式,這些都是當初反象球迷搞出來的東西,捧成la new老闆像善人一樣(結果一打假球就落跑去桃園破功),興農只是代罪羔羊。
不是屬地主義嗎?台南統一獅為何不要把台南冠上去?自己在台南打總冠軍,主場球迷都坐不滿還怪客場球隊球迷太少,這就是台灣棒球的屬地主義呢?

自從龍隊解散,中職就只剩兄弟迷跟反兄弟迷,至於反兄弟裡誰是代表重要嗎?
在我眼裡,統一,興農,可笑的桃猿,通通不重要,誰要解散都無所謂,若有新的進來,中職只要維持至少四隊即可。
我前面也講了,討論甚麼認養球場,屬地主義,老闆花錢方式有意見,哪一項不是衝著兄弟來?
反兄弟球迷有什不敢承認的?
台灣真的有哪一支職棒可以上得了檯面跟人家談"屬地主義",談經營球場不是只有"認養"??
講白的許多中職球迷就是想法天真,所以中職不會也不需要進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