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籃球亞錦賽] 中華隊只輸在 "歸化球員" ... 嗎?

歸化球員


是這次亞錦賽
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主題之一

當然原因不外乎是
其他國家隊的歸化球員
往往都對該隊成績, 都有相當的幫助


所以咧?

只有找幾個很棒的歸化球員? 中華隊就會贏?
個人真的不以為

中華隊這次..... 只輸在內線身高?


控球後衛
戰術執行
外線準度
團體防守
球員速度
球員體力
.....
....
...
..
.

到底哪一點, 我們做的好?

內線太矮, 身高體型不如人粗勇, 所以? ........歸化個高大的中鋒?
那控球後衛太矮, 個人進攻&防守太弱的問題怎麼解決?.......也來歸化個控球後衛?
還有還有, 前鋒身體對抗性不佳, 表現起起伏伏, 怎麼辦? ......那歸化幾個前鋒吧?
就這樣? 當然不夠阿, 教練的反應, 掌握球員的能力, 不予置評..... 那也規劃個教練吧? 還是直接請外籍總教練就好?

所以?

這是未來的中華隊? 全都是"外援"????
打不贏? 就用買的? 這跟不想讀書準備考試, 竟直接準備小抄, 有什麼差別?
那我還要看中華隊作啥? 我去看 NBA就好阿.... 看熱火打球多爽阿... 什麼都有, 多豪華....








最後我只點出一個問題

第一戰 對伊朗 以及複賽對上韓國, 菲律賓...這幾場關鍵比賽, 中華隊上半場, 都可以咬住甚至領先,
輸都輸在下半場, 這是因為??????體力? 拼勁? 還是只是因為戰術過於簡單? 打久了就被摸透?

中華對到底輸在哪? 只輸在 歸化?..... JUMP into onclusion 而已
2011-09-24 15:21 發佈
陳世念 跟 何守正 狀況那麼差.還弄進去12人名單

讓中華隊只剩下10個人可以用...



歸化球員應該是最快的
有一個內線長人,幫助真的是很大

看看非律賓禁區放一個210cm老黑多希特
對上我們37分10籃板,內線的進攻和防守
真的影響力太大了…

之前中華隊打菲律賓都還贏面很大,贏多輸少
但現在突然多一個老黑,開打前賭盤的讓分
都是菲律賓讓我分11分了…
我想這就是最實際的差別吧


區域連防之下,禁區球員可以一直待禁區中
不用離開禁區去防守,所以內線有一個柱子
進攻有保障,內線的強打…這樣不就改善中華隊的內線進攻了?
射手也可以放心投籃,因為有人搶籃板
籃板也是一樣,有防守籃板,就可以打反擊快攻
後衛就可以放手去快攻!
還有火鍋能力,對方後衛就不敢隨便進來…進來就是吃火鍋的份


看看卡達有5個歸化球員被禁賽
就可以知道歸化球員的朝流,將來不止是1個或2個了
而是能越多越好…
黎巴嫩的霍斯金、韓國的文泰鍾、菲律賓的多希特、敘利亞的喬治斯
每個都對球隊有強力提升


這感覺就像平常的3對3或5對5
有些人去打成人組的比賽
就找甲組的球員去參加,如果能找2~3隻
身高超過185CM甲組球員,去參加
基本上就是得名次的保障

現況就是找老黑來打,亞洲比賽…
真的有這種感覺,之前我在三對三時
就聽到別人在討論,那些找甲組來打一般市場比賽
有作幣的感覺…

donny419 wrote:
歸化球員是這次亞錦賽...(恕刪)


先前就曾說過勿需對中華隊抱有太大期望

早在瓊斯盃時即預測中華隊在亞錦賽大概5~8名

有人期望打進4名之內嗎?

說實在我還真希望能進4強,最好拿個冠軍吧

套句廣告詞:Anything's possible

但事實上我知道機會很渺茫,

原因在於對中華隊的認識在加上其他球隊的認識

先前瓊斯盃就是最好的觀察

再拿版主所提出分析比較數據8強中比較對菲對伊:

控球後衛: 菲>中 伊>中

戰術執行 菲>中 伊>中

外線準度 菲>中 伊>中

團體防守 菲>中 伊>中

球員速度 菲>中 伊>中

球員體力 菲>中 伊>中

內線優勢 菲>中 伊>中

籃板數 菲>中 伊>中

助攻數 菲>中 伊>中

光探討上述這些數據不論其它即可看出中華隊輸球的原因

簡單說就是技不如人我們的實力就是如此了

當然籃球不止拼球技,從頭至尾不放棄拼到底的精神

更是比賽的基本態度,這點大家心裡都有一把尺

看了美洲賽,看了歐錦賽,再看亞籃

只能說強弱等級真的不同

歐洲最後一名可能在亞洲是第一

至於中華隊大家只要有認知就好

最近未來我看不出會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至於歸化球員只要找對人當然對實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看看菲律賓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球員的自我要求才是是否更進步的關鍵

主播說的好:勿自暴自棄,勿故步自封

希望未來能看到不一樣的中華隊

sky9510 wrote:
陳世念 跟 何守正 狀況那麼差.還弄進去12人名單
...(恕刪)


林志傑有好到哪去嗎?
對伊朗一戰,
完全沒有進攻的勇氣,
除了三分線硬拔起來投之外,
全場只看到他切進去再傳出來...

台啤三寶,
真是...
哈利路亞!

donny419 wrote:
歸化球員是這次亞錦賽...(恕刪)


30年前每次輸球的理由幾乎都有體力不繼這項
過了30年,體力比別人差的現象還是沒什麼改變

dnalvqrq wrote:
歸化球員應該是最快的...(恕刪)



個人淺見, 兩個層面看這件事

首先

依朗, 中國大陸... 有 使用 歸化球員?... 但成績?
歸化球員, 真的是中華隊的 "靈丹妙藥"?
美有規化球員, 就沒有機會?

球場上的表現, 牽涉到很多層面的實力, 有些甚至要長期的培養和訓練, 這些我們都做好了嗎?

台灣人不夠高, 不夠壯, 不夠能跳.... 這些我都認同
但如果連球員自身體能訓練, 重量訓練, 爆發力速度, 這些都輸人.... 難道不是準備不足?
如果連教練掌握場狀況, 即時見招拆招的反應能力, 戰術的靈活度, 戰術的執行度, 都輸人....難道是因為台灣人基因比較笨?

我真的不認為

我們能做的, 該做的..... 都做了嗎?
如果沒有, 急忙跳到引用歸化球員這選項裡面, 只是 "引咎止渴"而已....忽略了真正的檢討






再來

職業運動, 重的是表現, 結果論, 輸贏論英雄
但 "國家代表隊" 代表的就是國家, 比賽的過程, 展現出來的風度 & 運動家精神... 才應該是重點

如果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都做到100分, 或至少有80分, 我想中華隊就算在先天體能有劣勢
今天的成績也不只是這樣


比賽可以輸
但球員在場上的肢體語言, 所流露的態度和精神., 如果是懶散無所謂的..... 那才是真的輸的一文不值

如果球員, 平常在乎的是自己的榮譽, 披上中華隊制服時, 在乎的是國家的榮譽
那球員生涯平時長期的自我要求, 賽場上/過程中的表現, 絕對不會是半吊子

這才是重點






如果中華隊, 不打算改善自己 "既有的缺點", 直接用規劃球員
那跟考試前, 自暴自棄不花時間讀, 直接開始準備小抄
有什麼不同?

steve_su wrote:
30年前每次輸球的理...(恕刪)


如果體能 (體力的持續)這部份先天就不如人, 那也可以理解
但真的不如人嗎? 臺灣人不如韓國, 日本, 中國?

輸的到底是體能? 還是精神層面?.......



好啦, 就算體能真的不如, 假設這是真的

那不能靠更精妙的調度, 12名球員的平均上場, 來達到體能更有效率的使用?
或甚至, 在戰術上有更精確的佈局, 針對性的進攻戰術, 針對性防守重點,..... 而不是亂跳? 亂跑?
(大家一定有再公園打球, 遇過年輕力壯小夥子, 打不過老伯伯的那種事情... 用腦還是蠻力?)

教練到底做了什麼?

帶去的12人中, 要不是先發控球臨時受傷, 陳施念幾乎沒上場
如果周俊三完球不打算用他? 為什麼要帶他去? 你受到什麼壓力?

全台灣這麼多球員中(包含旅外), 沒有辦法選出一個可以比陳施念, 對本次中華隊更有幫助的?

何守正? ..... 連打字我都懶...

今天早上有看了一下重播

我個人認為

一個高大中鋒有觀念敢打有技巧

可以影響到防守方的佈陣

也就是說在防守時可能要內縮一到半步

如果球又轉移夠快 體力的消耗必然很大

另一個最大的差別當然在於後衛的素質

菲的刁鑽靈活以及對比賽的解讀能力遠高於中華隊

中華隊要靠鋒線打天下真的是要點點開花

這次的成績我覺得差不多中規中矩

比我想像中還理想 希望國內紮根的工作可以更紮實

籃球人要更加油了

donny419 wrote:
中華對到底輸在哪? 只輸在 歸化?...(恕刪)

沒錯,理由就是中華隊只輸在"歸化球員"
但是中華隊一定不想補"歸化球員"

因為沒有"歸化球員",所以球員體力不好....
因為沒有"歸化球員",所以球員戰術執行不力....
因為沒有"歸化球員",所以球員命中率不高....
因為沒有"歸化球員",所以球員籃板搶輸對手....
.....
這麼好的理由當然要一直用下去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