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ikkonen wrote:剛剛才看到現場直播,...(恕刪) 嗯,我是已經很多年沒看女子籃球了,我對中華女籃的印象還停留在:輸中國、韓國,略遜於日本,拚一下則有可能贏日本。但今天看到這個比數,實在讓我感到有點震驚了.....
K.Raikkonen wrote:剛剛才看到現場直播,...(恕刪) 感覺還是 "剪刀,石頭,布" 的問題中國一直以來都是第一所以韓國以中國為假想敵走的策略是: 保有原本的優勢, 再去.... 增加身高但增加身高的代價是, 這幾年的球員, 感覺外線沒以前準, 並且速度稍微下降了身高: 中上外線: 中上速度: 中等拼勁: 優體能: 優個人球技: 中上團隊默契: 優所以韓國, 只要當天的外線手感不錯, 就有很高的機會打敗中國=============================反觀日本和台灣其實策略有點類似不以提高身高為重點反而是在速度, 防守, 全場壓迫... 上多下工夫所以中華隊, 速度優於韓國, 個人單打技巧也略優於韓國而韓國隊雖高, 但也沒有高到這麼多, 加上硬扛內線的人不多只要當天韓國對外線手感不佳, 中華隊就有機會同樣地, 中華隊遇到中國, 速度, 個人技巧, 這些優勢都在只要中華隊當天的氣勢有打出來, 包夾內線的戰術奏效, 中華隊也不至於輸太多但對上日本隊只能說兩隊的打法很類似中華隊的優勢, 日本通通有, 只不過日本就是多那麼一些身高: 兩隊相當外線: 兩隊相當速度: 日本勝拼勁: 日本大勝體能: 日本勝個人球技: 兩隊相當團隊默契: 日本勝光看 "失誤" & "失誤形成後的反快攻" 就知道輸的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