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NBA就知道了,大家支持的球隊
如果戰績打不好,當然就是想要球隊補強交易
想辦法交易好的球員過來(如尼克隊交易Anthony、Billups、Stoudemire )
不然就是靠新秀(如LBJ)
另外當球隊補強,球員認為無法取得好戰績時
他們就會想辦法要求球隊交易他們
就是現在NBA流行的巨頭合體,一級的球星也都想要好的隊友
而不是等球隊慢慢訓練球員,如(熱火和塞爾提克三巨頭合體)
就算你是強隊了,球迷還是希望每年都能補強一點…(例如熱火、湖人、塞爾提克)
而不是期待新秀球員…因為能期待新秀的球隊,通常要戰績很差的球隊
期待新秀或某些球員突然變厲害,這好像是賺到的
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你一直期待球員能進步(如K.Brown)
還不如期待交易,比較快,如果不能期待交易
那就只有接受,因為你怎麼罵…球隊還是很難改變
無法接受,就是改支持別的球隊…這也是台灣的NBA球迷
一下是國王、七六人、騎士、湖人,之類的
除非你有耐心度過,球隊的低迷時期
那中華隊呢?你能期待什麼?交易、補強、新秀、自由球員?
還是球員突然變厲害了?雖然不知為什麼
一樣是NBA的球員,有人就是投的準,有人就是不準…
有人罰球93%,也有人不到40%…
有人三分球5成,也有人不到1成,你能期待歐尼爾突然罰球變準嗎?
更不用說中華隊的條件了,一般會期待,那是因為那球員的條件
非常好,可以有期待的價值…但中華隊條件好到值得期待的球員
除了過去信安和田壘外,但田壘是要打小前鋒,但在台灣田壘打大前鋒
以他身高打大前鋒,也就不值得期待了…最後變成不三不四的球員
而其他球員的身高和條件,就沒有值得期待的
至少不像NBA每年選秀會,選到一個樂透的球員,充滿未來性…
然後所謂充滿未來球隊,還不是要在NBA被電很多年,還不一定能發光發熱
看看灰狼、籃網、國王、巫師隊、快艇,也都是充滿天份,但現在還打不出來
之前公牛、老鷹、灰熊,之前也很慘,但也都靠交易和選秀提升球隊實力
但就算如此也是被電了,非常多年的時間
另外真的出現這種球員,也不會在SBL和中華隊打球了(林書豪)
所以就看不懂,大家一直罵來罵去的,這樣有用嗎?
沒有交易和補強,一直都是同樣的人
我想也只能希望他們打的好,就我看光是能跟第二場韓國打成拉距戰
就是超越平常的表現了…
另外中華隊的補強,應該就是球評在討論的歸化了
就如球評說的,你無法在自己地方練出中鋒,那就找外國的球員
NBA現在不也如此,美國的國內練不出好中鋒,所以就找許多外國的內線球員
另外就是SBL賽場,可以把200CM的洋將,限制去掉
讓SBL可以找超過210cm,甚至220的球員…然後改天打的好
再尋求歸化
再來說說這次瓊斯盃,只有一個曾文鼎202公分,他受傷後
就靠一個196公分的簡嘉宏,拿來當中鋒…雖然是打的很出色沒錯
但現在國際籃球得分後衛的身高,大多193~200公分為主
人家是拿196cm在打控球和得分後衛,我們是拿來打中鋒和大前鋒
我認為理想高度和體重的陣容
控球 190~195CM 90~95kg
得分後衛195~200CM 95~105kg
小前鋒200~208CM 100~110kg
大前鋒208~213CM 110~120kg
中鋒213CM 以上 115kg以上
這樣高度和體型,速度只要不要輸別人的話
可以把國際賽的賽場,三分線內,幾乎站的滿滿的!
同步發表於我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dnalvqrq
hsu0523 wrote:
213CM的中鋒NB...(恕刪)
NBA是人盯人為主
加上他們的三分線7.24公尺
一般國際賽是6.25公尺
NBA有所謂防守三秒
不然像國際賽可以站在禁區不出來…
看看南韓的河馬、艾哈達迪,都站在內線不出來
NBA早就防守三秒了
因為要人盯人防守,所以NBA最基本要求,就是一定活動力
不是一般7呎長人可以搞定的…
不然隨便找,都可以找到7呎長人加入NBA
光伊朗就有3個7呎長人、韓國也有一個河馬
約旦也有一個!一共5個7呎長人,只有1個加入NBA
還有我說是我認為理想的球隊
理論的球隊,就是幾乎不管怎麼輪轉防守
敵隊都找不到miss match
但別隊只要輪轉防守,我方就可以一直找到大打小的miss match!
每位進攻球都有面框進攻、切入、三分、背框單打能力、分球能力!
湖人的三角戰術就是如此
Gasol
Lamar Odom
Artest
Kobe
Fisher
湖人這陣容雖沒到達最理想,沒辦法Fisher這點身高太低…還有內線厚度的缺點
沒辦法nba要速度快,又要高的,還要強壯的,去那裡找?
但也很接近理想值了,只是缺在Artest的進攻讓三角戰術停下來了
但防守方面,湖人就很有效利用身高來防守!(不過常常輪轉防守太慢,湖人的缺點領先就放鬆
)禪師一直想找高控球
湖人控球的工作,只是帶球過場!甚至Kobe、Odom都有能力帶球過半場
就是得分後衛來打控球,可惜就是沒找到理想的Vujacic和孫悦
本來就是想拿來練成高控球的,甚至Odom是要練成控球前鋒的,但也失敗。
當然這是理想,現在是現實是殘酷,所以球評提出找洋將
至少把內線拉高,NBA在2008年就用一大四小陣容來打奧運
中鋒魔獸Dwight Howard 211cm
大前鋒 Carmelo Anthony 203cm
小前鋒 LBJ 203cm
得分後衛 Kobe 198cm
控球 Kidd 193cm
所以這身高陣容,也是可以參考的…當然nba是利用過人體能去壓迫防守
使對方後衛連過半場都吃力,然後5上5下,所以體力很夠
換上來替補也是壓迫防守,所以一般球隊完全不是對手
唉,怎麼打到最後,還是讓我感覺理想身高是最好

最後打一個中華隊理想陣容
中鋒 洋將黑人 213~220cm
大前鋒 曾文鼎 202cm
小前鋒 田壘 202cm
得分後衛 陳信安 196cm
控球後衛 張宗憲 192cm
張宗憲主要就是帶球過半場,但進攻的發動機
可以從其他四個人為主!當然張宗憲如果心態有改變,也是可的
當然問題就是田壘能不能打三號位,如果因為長期打四號位
加上受傷不行的話,那只能找其他人…
不過以上是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況
hsu0523 wrote:
NBA可以打區域防守...(恕刪)
我不是有提到防守三秒的規定
禁區球員不可以,一直在禁區不出來
雖然可以區域防守,但很容易被防守三秒和非法防守
防守三秒
如果球員所防守的對手並不在禁區"附近"
(注意: 是附近喔)
那麼防守者不能夠在禁區的位置待超過三秒鐘
有點和"籃下三秒"的規則相反的感覺
一旦被吹"防守三秒"
進攻方可以罰一球加控球權
至於誰罰呢?
球場上的五個人任何一個都行
你要罰最準或罰最差的來罰球都OK
另外NBA還有非法防守
只有NBA才有的規則
叫作"非法防守"
"非法防守"大致上的意思就是...
防守球隊不能夠出現對於沒持球的球員出現包夾的動作
就是不能有兩個防守者同時去守到一個沒拿球的進攻者
限制也是三秒鐘
裁判第一次響哨是警告
之後再吹"非法防守"的話就也是進攻方罰一球加球權
以上轉貼至http://www.17ball.net/ShowPost.asp?ThreadID=1262
因為有所謂防守三秒和非法防守的關係
加上NBA的三分線距離遠,所有球員防守區域變大
所以相對需要極高的活動能力!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