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虧損...經費不足...球員涉簽賭...不簽外籍球員.......
錢錢錢錢錢~~~~~~
反觀日本和韓國,幾乎都是大型企業在經營培養(三星,LG等等),而且都有自己真正的主場!!
台灣真正的大企業並不會比韓國少啊,政府不知道能不能請台灣本土的大型企業來組織職棒呢???
當然....我也知道難度很高啦

但是做全新的棒球場和經營球隊我相信對這些企業並不是難事(應該說是輕而易舉吧,又可以提升形象???)
雖然機率很低很低.....但我還是希望能看到鴻海~~台塑~~宏達電~~友達等等一線大廠的球隊

也奢望台灣球員的選秀制度能更健全(像國外一樣,打球厲害也要有頭腦的....CPBL的部分球員的樣子真的.....唉...)
剛剛想到~~~~今年職棒用球華櫻990的彈性系數似乎真的不錯(話說其它國職棒都是彈性係數向下調).......
今年大比數的比賽變多了,投手真辛苦啊

而且一換成本土華櫻用球,今年外面很容易就可以買到全新用球

不是應該都有簽職棒用球不能外流的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