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其實一直想要做個鞋評已經很久了,
只是從來沒有花一點時間去做。本來想刊登在 KENLU.NET,不過在那裏貼圖實在是有點麻煩,所以作罷!
反正 KENLU.NET 那裏也已經有幾篇REVIEW的文章...

剛好最近入手了ZM KOBE VI,也有很多人私底下問我到底五代和六代,哪一雙比較好穿?
今天就花一點點時間來寫一寫我個人的實戰經驗以及感受...不過不代表其他人也會有相同的感覺囉。

照片的主角就抓 ZM KOBE V (BRUCE LEE 配色),以及 ZM KOBE VI (CONCORD 配色) 來做個比較。至於 ZM KOBE IV 因為鞋子不是全新的,基於個人龜毛因素,就不另外PO上來比較了....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以下鞋評模式,參考 KENLU.NET REVIEW FORMAT...

1.身高: 173CM
2.體重: 65KG
3.穿鞋習慣: 常做切入動作、急停跳投

1. 踝部支撐(Ankle Support):
KOBE V: 腳踝高度最低,泡棉厚度同6代,支撐性最好
KOBE VI: 腳踝高度略高於5代,泡棉厚度同5代、但是較硬,支撐性感覺略遜五代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雖然6代看起來有延伸更長的外露式TPU穩定片,但是其實5代在鞋身之中還是有額外的隱藏式TPU,而且延伸的角度其實是和6代差不多的。個人在實戰中感覺側向的支撐性5代是略優於6代的,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6代才穿了2次,不像5代已經穿了整整一年了,其實自己的雙腳已經非常的習慣5代...

至於包覆性...或許是因為我自己是有些微的扁平族症狀,所以這次在穿著6代的時候,很明顯的感覺足弓部位的包覆性是遠高於5代的。當然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我個人覺得也要歸咎於6代使用的雙層記憶鞋墊,讓我在足弓的地方有些微的不適感。希望多穿幾次之後,將鞋墊break-in之後才可以真正的人鞋和一!!

2. 抓地力(Traction):
KOBE V > KOBE VI: 在室內打球的感覺,5代是優於6代的。
KOBE VI > KOBE V: 在室外PU打過之後,6代那超粗的鞋底刻紋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不過一切還需要在6代多穿幾次之後才可以真正的確定。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OVERALL 兩雙都能夠提供水準之上的抓地力!! 特別是對我這種愛切入、急停跳投的人來說...

3. 舒適度(Comfort):
KOBE V > KOBE VI: 就像先前說過,足弓的包覆性讓我有點不習慣,希望過一陣子鞋墊可以更合我的腳。或是換一付新鞋墊比較快,哈哈。

另外有一點,穿著的時候6代可以明顯感覺底是略高於5代,近似於4代的鞋底高度。至於氣墊的效果,6代的後跟ZOOM AIR感覺相對的比5代較有彈性、軟Q一點。

4. 反應性(Responsiveness):
KOBE V = KOBE VI: 反應性2雙都沒有話講的讚! 目前NIKE市售的籃球鞋,這2雙算是最頂尖的...甚至比我的舊愛HYPERDUNK更好。可能是我天生就是適合穿低統籃球鞋吧,太高筒的鞋總是會限制我的移動! 再加上FLYWIRE的側向支撐又相當的足夠,所以並不會因為鞋身沒了傳統球鞋的厚度而失去支撐性。

5. 耐用性(Durability):
KOBE VI >>> KOBE V: 其實相同的大底XDR照理講應該有相同的耐用性,不過6代加粗的紋路倒是大大的增加了耐用性!! (不過時間還是會證明一切,現在我只能猜測而已)

6. 重量(Weight):
KOBE V = KOBE VI: 已經是市售最輕的五代,說實在六代我也穿不出來是否又更輕了! ANYWAY..兩雙都是100分!

7. 總評(Overall):
雖然6代是最新的產品,不過5代流線的造型還是令我深深的喜愛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6代的鞋面造型也確實是非常的有特色! 真的是喜歡的就會很愛它! 討厭它的話怎麼樣的配色都不會喜歡! 可以說是走較為極端的外型路線...不像5代取得一個較好的平衡點。

實戰感受目前5代是略優於6代,或許我的小腳需要多點時間來適應6代,到時後或許我的感受又會不同了吧!!

最後就以2雙鞋的幾張照片做ENDING吧!!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SNEAKER REVIEW: ZM KOBE V v.s ZM KOBE VI
2011-01-25 23:5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NEAKER REVIEW

ss47589 wrote:
討厭它的話怎麼樣的配色都不會喜歡


推這句


李小龍配色不錯看

希斯萊傑更讚
小希才是我心中的No.1
多謝分享,都是非常漂亮的配色


請問版主穿kobe 4、5、6代都是同一個size嗎?

我穿所有的AJ都是同一個尺寸,但是LBJ跟Kobe常需要大半號,

先前4、5代都要大半號,不知道6代需要嗎?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統一尺碼都做不好,好幾千元的鞋子說

leslielin wrote:
多謝分享,都是非常漂...(恕刪)


是的...
ZM KOBE 4, 5, 6 我都是穿US9號

NIKE的尺寸基本上來說長度是相同的。
但是為什麼會有你說的每一款鞋穿起來好像大小不一的問題,
其實主要是因為每一款鞋的楦頭都可能不一樣,再加上鞋身的設計、材料、泡棉厚度也不盡相同,
導致有時候消費者會覺得怎麼明明都是買這個尺寸,但是每款鞋的穿著感好像都不會一致!

所以囉
買鞋還是建議一定要試穿,
真的不適合自己楦頭的鞋款,就不要勉強自己去穿...真的非買不可...
那就買來收藏,要不然就買大半號至一號來穿吧..





請問一下樓主,穿這種低筒的球鞋,翻船的機會是否會提高?

我打球的習慣跟樓主差不多,習慣切入和急停跳投,但也常在禁區內跟人家廝殺

常久以來,我對於低筒球鞋的信賴感一直很低,

我打球一定穿上高筒鞋,配上厚襪和護踝,鞋帶拉到最上面那個孔眼綁緊,才敢下場打

NBA球員穿這種低筒鞋時,一定也配上兩條以上的厚襪當額外的保護

如果說只穿一雙襪子的情況下,這雙鞋的保護度真的夠嗎?
Jason kid wrote:
請問一下樓主,穿這種...(恕刪)

NBA球員的腳踝會請人包得跟肉粽一樣
一般人建議還是要穿護踝上球場

ss47589 wrote:
其實一直想要做個鞋評...(恕刪)

看來Kobe六又更進化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