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首先 我是第一次發表開箱文

小弟的興趣是喜歡慢跑 再來就是打羽球嚕

我覺得

羽球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 我很喜歡

目前小弟已經把兩雙美津濃的鞋底磨壞了 ←受傷地點:某某羽球場

所以下定決心 買一雙YY羽球鞋

以下是開箱文↓

【YONEX 鞋盒包裝】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SHB-92MX PEARL WHITE/RED (紅色)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鞋子側面】

在來看看裡面 帶有點反光的銀紅色 其實是白紅色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在來我們來確定這雙鞋子的型號 92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側後方來一張 還不錯看!!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正前面】 這張我很喜歡!! 小弟我本來是要選藍色的 後來我的腳告訴我說她要穿紅色的XD

後來就買紅色款式 這次我真的買對了 本身腳就是好動 又熱血 就讓腳來決定顏色吧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在來我們來看看鞋底的設計 ↓

店家老闆 跟我說 這雙鞋子比較耐磨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最後一張

我的新羽球鞋YY SHB-92MX(開箱文)


下禮拜 打球 我就要穿上去

或許我還要在加油點才行 這樣才配的上這雙鞋子 XD

好了 小弟的開箱文 就這樣結束了~











2010-11-14 2:04 發佈


頭香~


話說在下的羽球鞋已經約3-4年了...

想找個時間換一雙...內側和底部都有明顯耗損...


不過最近Yonex的羽球鞋似乎開始沒有側爪鉤了?

還是說在100系列才會有...





補充:自從去年敗了Arc Z-S之後...發現花太多錢...球鞋買不太下去
(使用中:Arc Z-S 3U + CBG100 24P 備用:AT900T 3U + BG68 Ti 26-27P...)

當時是Arc Z-S 9/19 新拍發售日...被坑了不少錢...

空拍 5250 含線 NBG98 550 = 5800...

結果發現NBG只是耐用一點的BG66...還是打到斷...而且感覺普普
(價位又很貴)

換了CBG100發現手感真特別...即使一條800在下還是習慣用這條......
(800 打折後含穿工550元...



只是說 Z-S真的用久了會上癮 是把好拍 但要駕馭它真的好難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恕刪)
補充:自從去年敗了Arc Z-S之後...發現花太多錢...球鞋買不太下去冒汗
(使用中: 3U + CBG100 24P 備用:AT900T 3U + BG68 Ti 26-27P...)

當時是Arc Z-S 9/19 新拍發售日...被坑了不少錢...流淚

空拍 5250 含線 NBG98 550 = 5800...

結果發現NBG只是耐用一點的BG66...還是打到斷...而且感覺普普
(價位又很貴)

換了CBG100發現手感真特別...即使一條800在下還是習慣用這條......害羞
(800 打折後含穿工550元...

只是說 Z-S真的用久了會上癮 是把好拍 但要駕馭它真的好難


看來是一位業餘好手
給的數據裡面的P的意思是lbs麼?
如果是感覺怪怪的,Z-S上24lbs能最大發揮威力麼?CBG100沒怎麼用過沒什麼親身體會。
LiberoZ wrote:
看來是一位業餘好手
給的數據裡面的P的意思是lbs麼?
如果是感覺怪怪的,Z-S上24lbs能最大發揮威力麼?CBG100沒怎麼用過沒什麼親身體會。


前輩過獎了~

在下只是『業餘一般普通雜魚愛好者 + 傷兵一枚』







P是磅的意思 也是您說的lbs
(lb為磅的簡寫)

英文上Pound直接翻譯來的吧
(Pound = 磅 同時音也很像磅...印象中哪邊好像有把P直接當做磅的科學代號?



可能是因為在下技術還不夠

Z-S本身甜心非常小

25的話會導致甜心略小而失誤率增加
(這也是在下自己技術問題

相對的AT900T是把大甜拍 26-27P還算入門了...

甜心範圍比24P的Z-S大上許多


印象在去年9/19附近

Z-S剛推出時 在羽共常常聽到和在下同樣拿Z-S的球友第一個反應就是:失誤率好高 or 好難打

過沒多久二手區就出現了Z-S

就跟二手區AT900P多於900T的原因一樣~

AT900T是把平易近人的好拍 技術也是定位在中階

規格還有設計技術好 甜心又大 外加破風阻設計 很好上手的一把大甜拍
(缺點是...磅數要拉高才會使甜心收斂一些(能量集中)...以及價位太高階





至於Arc Z-S 在下的感覺定位在高階 甚至有點高過900P

900P的需求是腕力要足 不然催不起來

Z-S則是需要發發命中 不然臉就會變成...









在這邊P值拉高是有幫助的

AT900T在拉高至26之後

甜心的縮小不致於到難打 回饋的能量相對比較集中


但Z-S針對擊球精準度十分要求

因素在設計上先天甜心就很小

高P值情況甜心會拉的非常小

只要一偏 球的威力可能從本來的90-100% 直接掉到20-30%

甚至可能會擊球失敗
(小球的情況就是直接從網上滑掉彈不出去...


不過當慢慢熟悉習慣後 + 精準度夠了

小甜心Z-S所擊出來的球可是十分恐怖的...






另外一提...

磅數和甜心大小是成反比的...

但和回饋能量的集中是成正比的

當甜心越小 單位面積的能量越大

相對的...能量反震也會比較強
(換句話說會吃腕力

另外就是精準性的問題了...



(假設)
如果拉到30P 擊球威力可以達到20P的350%

但是精準性從80%下降到30%
(精準性百分比指完全擊中甜心的機率)

這樣的球拍打起來其實不太有意義吧


準度夠 腕力夠 再往上拉磅數嚕


(以上僅為在下微薄淺見...





至於CBG100...

打球手感每位前輩都不太一樣~

CBG100的咬球很準 不會滑
(表層沒上塗料 不像68Ti)

雖然是0.7mm

不過還是會斷...

彈性上來說普普 重點在咬球精準的部份

還有和其他線不同的香味...
(和68Ti的塑膠味不同...這是在下的個人怪癖

擊球聲音上的話還算不錯

但沒塗層的情況拉高磅數就不知道耐用度會衰退到什麼程度了






彈性最好的話可能要用Gosen Rx100

不過在下打沒多久就斷了.....

同時限制最高磅數只能拉24P...

0.63沒塗層不斷也很難

(實驗球拍:AT800DE 3U + Gosen Rx100 22-24P)

多人路並非最好的路,單人林徑也非人生終點  異於他人 ≠ 錯誤

chrono79925 wrote:
前輩過獎了~在下只是...(恕刪)


前輩?言重言重,我也只是一個一般愛好者。
喜歡小小羽球,要力量有力量,要運動量有運動量,考驗人的技戰術、反映速度,心理與體力的雙重高強度對抗。
最重要的,投入其中自得其樂,鍛煉身體,結交一群意氣相投的朋友,也算美事一件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