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太極拳 武術或養生?

從去年來已經建立起固定運動的習慣
最近對太極拳很有興趣 想開始培養打太極的嗜好
當然出發點是因為認為對身體好
原本想說公園裡到處都有練太極的團體 (雖然大多都是阿伯阿嬤較多)
所以進入門檻應該不高
先由網路上爬文做個了解
結果發現其實太極拳有是有些特定流派 像是陳太, 鄭子, 趙堡, 或楊太 甚至元門(感覺較像是表演或舞蹈)
那問題就來了 一般公園裡長輩門打的太極大多是以養身為導向
而陳太/楊太則是較偏向武術為導向
不過既然養身的太極是由武術太極演化出來
那是否學習武術太極的同時也兼顧了養生呢?

順便一問
台北市興隆公園或附近不知到有沒推薦可以學太極的老師呢?

如果是像陳太或楊太 是否還要透過拜師的過程才能學拳?

謝謝
2010-08-03 23: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太極拳 武術
人間廢柴 wrote:
從去年來已經建立起固...(恕刪)


請上救國團~專業又便宜
真正打太極拳不是型而已也要用腦子想,想通了就不同了.

這是有位研究太極的中醫師跟我說的.
只是想要做類似養生運的話
可以直接跟公園的老伯伯老婆婆學

單純學武術的話
直接看錄影帶教學也是可以的
人間廢柴 wrote:
從去年來已經建立起固...(恕刪)


先回答你的標題

太極拳是武術,但是他的拳理因為結合中醫的經絡等保健要求,故次要的保健養生效果也很強。現代因為武術的目的式微,加上太極的入門以鬆、緩、柔為一開始的要求,所以變成即使拿來當成運動,對於中老年人的運動效果也很強,故變成養生居多。但本質上如果要完整的達到保健,練太極需要依照拳理和拳架要求鍛鍊,效果更強。

台灣目前可以找到:
陳氏在台六老皆有傳人,我想你可以GOOGLE一下就找到相關資訊
楊氏學習者眾,台灣就分有府內派、秘傳...等
吳、武、孫 三氏台灣也有少部份傳人,但比較難尋找。
熊氏為熊養和老師所傳下的楊氏太極拳
鄭子為五絕老人鄭曼菁先生傳下來的楊氏太極拳。

目前陳氏算是保留比較傳統的技擊外,楊氏也有區分,但個人並沒有從學楊氏太極拳,這方面如果你有興趣就在看看板上有沒有練楊太的版友。

興隆公園個人是不知道有哪些老師,一般來說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等都有老師在教,上網GOOGLE一下皆可,如果你要近一點的,新店有老師。

最後回答你的問題,目前以授拳為業的老師已經不多,授拳為副業的老師較多,推廣的老師也很多。但不是拜師才可以練習,現代人學拳就直接稱呼老師、教練,拜師乃是在古早拳藝是一門技能,所以學東西要正式拜師,當然也有非正式拜師,但跟老師習拳者。 古人學技能養活自己,故拜師學藝,稱老師為師父,因為老師傳授你養活自己的技能,故為再生父母。 現代人較沒有繁文縟節加上推廣,一般來說報名繳費就可以學拳了。 拜師指示依種傳承的象徵罷了。 所以你想學拳只要找有開班授課的老師即可。 至於有版友說看書和錄影帶自學,請聽個人建議,如果你是純粹想要動一動,健身依下,那還可以,如果要當武術練,還是請找老師吧。
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這是我之前練陳太的教練說的..

看影片學..活動筋骨可以啦..
去公園學形..養養身體可以啦..

真有要學..還是找個老師帶,會好很多..
各宗有各宗的優點..
雖然我分不太出來各宗的路數..
不過..我還是愛陳太..
有快慢輕重...
天漸黑 心不想睡 點點星光 靜靜躺在黑夜 你曾說 在你心中 我是你唯一的夢 夢開始飛翔 在每一個晚上 心也會靜靜停在想你的地方 夢開始飛翔 飛翔在你如夢的晚上
我學過楊氏太極,大架的。

不過充其量只能算初級,練身體健康的,我們都不是以靠武術過活的人,

哪有時間一天八小時都在練功,每天早上練個一兩小時,看要練幾年才能有小成,

一開始練的時候如果沒偷懶,一套拳半小時,打下來腿都軟了,滿身大汗兼鐵腿。

但長期下來真的感覺體能差很多,

尤其之後荒廢了更有感覺,整個虛掉


我認為拿來當作養生會比較洽當,太極不像其他外家拳容易受外傷,再加上動作慢,
且要練有小成通常都需要許多年,才給人有老人拳的印象,
事實上,太極所需的肌力、體力也是很高的,前提是不能偷懶。(公園的老人只是想活動,不是想練)
很麻煩
套句話說
出拳不發勁 只是健康操
就看你怎麼打太極囉

以前被找去比區運的時候 大略的概念就是

一各就是套路 一各就是活步推手

套路就大概是公園那些的

活步..說實話...我在練習的時候 遇到一堆嘴炮


不過後來遇到念文化的同期隊友說

武術太極 猛的狠..






Do not seat your love upon a precipice because it is high.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