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減法分成四步驟
第一步,先按摩拍打大小腿外側的膽經,然後壓腳跟外踝後的昆侖穴各一到二分鐘
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007/mobile01-982157385f347fe4096602c1c2d887f7.jpg

以中醫五臟六腑的理論來說,臟與腑都是息息相關的,肝(臟)相對的是膽腑。
一般晚睡或愛吃消夜的人都容易胖下半身,就是是胖肝經(大小腿內側浮腫)與膽經(大小腿外側)
敲膽經可以使膽經的運動加速,因此這個運動會使臀部與大腿外側的脂肪排除。膽經不通的人,是容易屯積脂肪在大腿外側,會在膽經屯積的脂肪是人體排不掉的垃圾,如果愛好運動,這些容易使脂肪大腿外側較胖或小腿形成蘿蔔腿的人,膽功能必定不好。
按摩昆崙穴可運用在疏通經絡、強健腰腿、消腫止痛。
第二步,按摩人體中間的任脈,壓乳頭兩側的天池穴到手肘的曲澤穴這一段的心包經。
第三步,按壓腎經,可以先壓胸部的腎經,再壓大腿部分,讓腎能力提升,以便強化排尿的能力
第四步,平臥在床,一個手指點肚臍上一寸水分穴,有助於強化脾的運水能力,另一個手指點臍下四寸中極穴,可強化腎的排水能力。
刮痧減重須從穴位開始,但自我刮痧時力道要適中,且應適可而止,每天可刮一到二次,刮痧時最好能夠塗抹一層刮痧用潤滑劑以便保護皮膚。她指出,進行背部刮痧時,應以膀胱經為主,例如脾俞、肺俞、腎俞等穴位;胸腹部刮痧應以任脈為主,例如中脘、膻中、關元等穴位。
上肢刮痧應以肺經及大腸經為主,例如孔最至列缺穴,或是曲池穴;下肢刮痧應以胃經及脾經為主,例如足三里、梁丘、豐隆等穴位,或是三陰交穴。若民眾不了解上述人體穴位所在之部位,可向中醫師洽詢或請中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