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1 02:30"記者:"張國欽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張國欽/台北報導】
中職21年球季昨天揭幕,馬英九總統在開球時說:「中華職棒21年球季是振興中華職棒的元年。」聯盟會長趙守博比賽前一天也說:「中華職棒前20年深受假球案傷害,今年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年。」
而球迷雖感受到職棒的改革,但他們認為這還不夠;中職若要進步,必須比照外先進國家,由大財團接手職棒。
大財團接手? 願永續經營
中職前20年,包括現存的4隊與已解散的球隊,大都是中小企業。由於預算有限,玩職棒格局自然受限。在「少虧為盈」的經營理念下,球員待遇受侷限,規模始終如美國的小聯盟與日本職棒二軍。在球迷眼中,中職充其量只不過是「半職業化」,距真正的「職棒」還有一段距離。
如果中職21年是振興中職的「元年」,4球團有何重新起步的目標與願景?屬於「小企業」的兄弟飯店,若有大財團願意接手象隊,是否同意轉手呢?
象隊負責人洪瑞河表示:「我仍有期待,我期待今年開始不會再有球員打假球,環境愈來愈好。只要有這一天,我很樂見有人可以拿到100萬元月薪,這也是我的目標。」
洪瑞河說,他不排除由大企業接手,不過中華職棒的問題主要不在於有錢就好,還要看經營者的心態。若對職棒沒興趣、沒有社會責任感,再大的財團接手,發展還是有限,所以他還是打算永續經營兄弟象。
杜絕再打假球 締造三贏
洪瑞河回憶,緯來電視台1995年以3年15億餘元權利金標下中職轉播權,那時每隊每年可以分到1億元,球隊都有賺錢。像李居明、陳義信、吳復連等主力,月薪都可拿到30餘萬元。這代表中職不是不會賺錢,要不是前20年不斷發生放水案,現在月薪超過3、40萬元的球員一定很普遍。
洪瑞河說,若問他未來的目標是什麼?他會全力防杜假球案再發生,希望環境一年比一年好,球團轉虧為盈,球員月薪有朝一日突破 100萬元。他強調,只要大環境改善,球團也願意不斷改革,達到大家期待的球團、球員、球迷「三贏」的目標。
=========================================================
喔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