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人對於『空手道』的認識不深,總以為空手道就是專用手來攻擊的武術(還常常被人家跟某些專長用腳的武術搞混);

事實上,空手道為拳打、腳踢均衡發展、競賽時可以摔倒對手後打擊的一種武術運動,兼顧全身上下個部位的運用與訓練,為全面性的實用武術。空手道保留傳統武術『一擊必殺』、『殘心』的精神,注重禮節、道場倫理與忍讓,所以空手道素來有『君子的武術』以及『空手無先手』之稱。

空手道最早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沖繩(琉球),由中國的拳法傳入後與當地武術結合後形成一種叫做『唐手』(空手道)的武術,而後於85年前傳入日本東京後,正式更名為『空手道』並廣泛推廣到全世界。經由這幾年在國際間的蓬勃發展,空手道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風行的武術運動之一。

運動發展的結果,使空手道更加強調科學化訓練,在競賽與訓練皆有良好的保護措施。空手道的技術是強調肉體與精神的調和,它不僅可以增加肌肉的耐力,而且能促進血液循環與肺活量,使人有敏銳的反應力,兼顧身心發展之下,能使學習者獲得健康的身體與良好的防身技能。同時空手道也是一種最經濟的運動,它不需要特定的場所,也不用特別的道具,只要有活動的空間,就足以練習。
去年的暑假,找了一些學生到海邊練習空手道,一方面是為了參加教學影片展覽,一方面是帶這些學生到海邊走走,體驗一下沙灘練習的不同氣氛。


因為地緣的關係,就選了桃園的竹圍海邊的沙灘做練習。

當然,海邊的沙灘跑步是一定要的...(教練漫畫看太多)

沙灘跑步跟一般平地跑步不同,據說會運用到的腳踝的小肌肉較多,不過要注意沙灘是否乾淨,畢竟現在西部沙灘很多人工廢棄物被沖上岸的。

空手道的『逆擊』動作練習,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招式,有人說,如果空手道是傳統中式餐點的話,『逆擊』就是餐點裡的主食-『米飯』了。

手腳並用的空手道,當然少不了前踢的練習,傳統空手道的『虎爪前踢』是一大特色,在沙地上練起足技,維持平衡方面格外辛苦。

換一個方向練習,剛好可以看到竹圍漁港的地標-『彩虹橋』。

這是空手道『平安肆段』中交叉立背拳打的動作。


黑帶的學生打『鐵騎初段』

空手道的團體形,需要三位選手一起演武。

動作與節拍要有一致性。

在沒有口令與音樂的情況之下,只能靠學生自身節奏感與默契來搭配了。

有了『基本動作』與『形』的演練,當然少不了對打的練習。空手道注重禮貌,所以練習過程中有很多傳統的規範。

海邊風大,眼睛都張不開了。

女生的迴旋踢,夾帶著暗器-『沙子』,會越過防守攻擊眼睛。

防守完需接著馬上還擊。

空手道的對打需要學序漸進,有基本對打、自由一招、限定動作的對打練習之後,才會進入自由對打的練習,這樣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之中,較不容易受傷,畢竟很少學生家長可以接受孩子剛加入練習就鼻青臉腫的,不過就算是限定動作的練習,也是要求目標準確、力道十足與精確的距離控制。

這天下午的天氣不錯,穿著道衣來海邊練習的學生各個都很興奮。

少不了要來個助跑。

然後集體飛躍側踢!!!(不過時間老抓不到同拍)

單人飛踢動作就比較容易抓到了。

結尾就以跳躍歡呼來做結束吧!!

其實練習完還留下來海邊踏浪一下,要不是有穿道衣,這群小朋友根本是恨不得跳下去玩水(教練當然不准,我可不想小朋友出事上新聞...)

時間到了該回家了,其實偶而帶學生出來海邊或山上練習也不錯,只要注意一下安全,換個不同環境練習,孩子也會很興奮的。不過還沒有找到安全的瀑布可以練習,有沒有版友知道哪裡瀑布底下可以站人練習的呀?

--
以上圖片與文章皆為桃園縣體育會空手道委員會所有,非經允許,請勿在公開場合轉載或複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