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滿穩的,不過無法在騎飛輪時調整角度,這個還滿重要的概念,因為騎的時候有站姿和坐姿,平板的觀看角度也就不同了。

滿可惜的,為了節省開發成本直接在原車頭加裝。
我之前開箱的車平板架是直接和車頭一起設計的,有轉軸可以調整角度,實際運用也方便多了,家裡的人身高不同使用角度也會不同。

做軟體也一段時間了,雖然這兩年看到有些車廠把平板架納入考量,但很明顯的設計者沒在騎飛輪,以為搞個穩定的架子就好了。
真實的測試是要反覆長期的,提供一張實驗室測試車台的照片,耐重和人因都必須要考慮,才能製作出符合需求的現代飛輪吧。

我們測試的車台還滿多樣的,是由教練帶領進行課程,是長時間的科學實驗,同時間也利用一些儀器做紀錄,國內像我們這樣玩飛輪的應該還不多見。

實驗室有很多新的嘗試,底下的小片段是介紹最近完成的作品(準備拿去上海體博會展覽),不實用只是好玩。
按這裡檢視網頁


),對於第三個問題,製造商也選用柔軟度更佳的椅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