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壘可不可以去夜店或是參加商業活動,尤其是他向國家對請假之際?
2.田壘究竟應該打哪個位置?
第一點小弟認為可以,因為這屬私領域,但是在此比賽時刻,顧及社會觀感,應該低調。
第二點小弟看法如下:
田壘應該更加強外線投射,以後專心佯扮PF實打SF球路!
因為今天台灣人才不足是個事實。
不足的天份,戰術只能打"怪"。尤其"怪"戰術就是會在這種一戰定生死的國際賽事出奇效。
籃球是長人的運動,主打內線長人就是王道。所以今天田壘要怎麼打,自然會被分成兩派。
要走王道?還是走旁門左道?
其實我認為田壘的球路跟球性,如果擺在美國或是歐洲就沒啥爭議,就是打SF,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平均身高都很高。
但因為今天台灣就是人才不足,所以內線始終沒有幾個更比田壘更適合的,導致很多人都會認為田壘應該加強內線。
但是另外一個事實,田壘今天如果改主打內線,他在國際間就不一定有優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打規規矩矩的籃球,我們肯定更沒有機會與亞洲檯面上列強一拼。
所以小弟才認為,應該要打"怪"。
以田壘身材,如果爾後專心致力於強化發展SF甚至SG球路,我相信未來比賽,我們或許還有一賭的空間。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itsok5168 wrote:
被懂的人訐譙,再多我...(恕刪)
這位兄台,看到您與胖兄的爭論,看得出兩位的確是很在意台灣籃壇的發展
我想,田壘是不是應該投那麼多三分球,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
基本上,我個人也並不贊同台灣球員把三分線當成是萬能靈藥
我想這位兄台應該是屬於比較老派型的球迷
認為一個好的團隊運動,從內線到外線的傳統打法才是the right way
中距離投射才是內線之外,次要的攻擊武器,但絕對不會是三分線
更何況是中華隊唯三個200公分長人跑出去砍......您想說的是這個吧
說真的,我已經記不得咱們台灣把三分線當成續命丹的戰術,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
這幾年台灣籃壇所謂EO,所謂小球戰術大行其道,
每每國際賽遇到韓國隊,有只有讚嘆人家外線好像裝了準心一樣的份
我覺得這正是台灣球員跟教練應該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說要打小球,真正了解小球怎麼打的教練跟球員有誰?
說要學韓式球風,遇到又被打爆的原因是甚麼?
韓國球員外線固然準確,但是人家一貫化的訓練方式才是培養球員基本能力的關鍵
先不提韓國球員上大學之前是無差異的訓練,不以身高位置區分,任何技巧都得磨
進了大學之後所有球員的個人技巧,籃球思維都很接近,任何教練都能輕易整合
韓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外線練法,也不只是單純投一大堆定點投籃而已,而是不斷的跑動接球練急停
再配上戰術的跑位,外線準自然可以理解
咱們台灣教練總喜歡在戰術上做文章,但卻總讓人覺得學的四不像,戰術僵化的程度跟歐尼爾罰球的動作差不多
很少有教練願意在基本動作上做文章
球員對球賽的理解能力也差,防守的訓練又不願意花時間落實,
教練跟球員喜歡以管窺天,不懂的跟著世界進步,台灣媒體的造神運動,造就了一堆大頭症的球員
這種種因素成就了台灣籃壇的現況
講實在話,我從來就不欣賞田壘這名球員
我差不多跟他同屆,以前也打過高中聯賽,曾經有過不少次跟他交手的機會
當時曾經被他的身材和靈活度給嚇到,當時的他真得是被當純中鋒練
但是打法又不是標準中鋒,靠著人高手長,和優於其他長人的靈活度,的確是殺爆高中籃壇
我曾經一度認為這傢伙如果能夠練壯,能夠把那生澀的技巧給練好,在亞洲絕對是個恐怖的人物
畢業後,小弟不再打球,看著跟我同屆的田壘從高中到SBL到國際賽的成長
說真的,我很失望,這幾年下來,他進步的地方只有外線的手感
其他的東西都是半吊子,我很懷疑究竟是他認為不需要練也能在台灣當山大王,還是台灣根本就沒能力練長人
原本該是禁區悍將的人才,最後卻成為中華隊的高砲台,說來很無言
其實也不只是他,台灣這一批被媒體稱為''潛力股''的黃金世代
這頂大帽子從換血至今被扣到現在,如今八年過去,潛力還剩下甚麼?成果又是甚麼?
SBL如今的光景,幾乎已經可以與CBA的全盛時期相比
但是試問,球員,教練,球迷,籃協,進步了多少?
放眼整個SBL唯一正規戰術打得比較有樣子只有一支裕隆隊
但是咱們李大師拿到了全SBL最好的12位球員打國際賽,卻無法有效整合
反而卻是在海公公接手後,才看得出一點點球隊的樣子,這又是為了甚麼?
遙想當年陳祖烈,李志強等籃壇老前輩看到田壘.信安,等一票球員
曾經流著口水,認為如果讓他練,台灣能出現一支國際型的球隊,
但是看看中華隊從99年來的表現至今,除了''潛力''''雖敗猶榮''常常講之外,真的能看的成績又是甚麼
今年亞錦賽拿了第五名,表面上看起來是個能夠接手的成績
中華隊的表現也算是讓我看到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如果,我們預賽的籤運不是遇上打不贏的南韓,進補用的香港,正在整合,主力又無法參賽的敘利亞
而是分在擁有中國,約旦,菲律賓,伊朗的A組,我們能夠闖進第二輪嗎?
下一次打亞錦賽的時候,現任中華隊的球員又要老四歲了,潛力兩個字還能用多久?
過去鄭志龍,周俊三的時代總是令老球迷懷念
當時的西亞還未崛起,中國,韓國,菲律賓,台灣,可以在亞洲殺的天翻地覆
如今除了大陸國家第一隊是唯一強隊之外,西亞勢力卻在短期之內凌駕在傳統強權之上
韓國隊的打法也跟著這一波亞洲局勢的變動,而跟著轉變,內線戰力開始變的堅強
日本正在努力追趕,菲律賓關上門打自己的聯賽,但是球員的個人技術仍然有看頭
他們國內職籃的榮景也非SBL能夠比擬的
幾年下來,台灣籃壇看著別人的轉變與崛起,卻無法跟著進步,豈不是可笑
想想看台灣最大支的吳岱豪遇上韓國河馬,雖然很稱職,卻也被人家拿了20幾分
老將金周成在瓊斯杯光靠經驗,已經殺的中華隊人仰馬翻
如果今天扛河馬,扛金周成的人是田壘,會怎麼樣??
以前CBA時代,每隊都在請洋將,本土球員想自力救濟保住飯碗,不努力不行
看看宏國的雷克斯,電波,戰神的泰瑞,達新的班尼特,隨便一個洋將的程度,都不是現階段SBL任何一個洋將能比的
這造就了當時本土球員的基本動作,外線投射普遍比現今球員來的扎實
反觀越來越綜藝化的SBL,媒體球迷養出了一票把潛力和髮型掛在嘴邊講的明星球員
卻沒有讓我看到跟市場等值的球賽內容
記得羅興樑年輕時5點就起床練球,每天早上要投300顆三分球才休息
現在有多少球員願意這樣做,更不用提已經在台灣消失很久的中距離投射
光靠三分線和半吊子的基本動作,能夠拿出甚麼好成績?
三分線準到爆的韓國都得被迫改變打法,中華隊為什麼可以不變?
多了一個200公分的砲台,即使你再準,都無法改變中華隊沒有籃板跟內線進攻的事實
更何況手感還是靠天吃飯,為什麼不放棄一次三分投射得機會而選擇鞏固原本就少得可憐的籃板?
韓國的老將金周成,新秀金泯秀是怎麼打的,我們也都見識到了
為什麼田壘的得分除了油漆區的小比重,三分線的大比重,從三分線到油漆區的出手點可以一片空白??
我不認為球員不打球的休閒活動可以成為一個球員好壞得指標
說白一點,你私生活再亂都跟球場上的表現無關
鄭志龍等人在參加國家隊的集訓時,也常從宿舍翹頭,喝酒喝到白天才回來練球
但是人家卻有一個像樣的表現去回報支持他們的球迷
但我們的明星球員,顯然辛苦的方式有點問題,心態上似乎也有讓人非議的地方
說到底,台灣的球員其實很可憐
過去CBA時期單季最高薪的本土球員是賴國弘,月薪沒記錯的話好像是30多萬
如今這種薪資大概也很難再出現,更不用提短到可憐的運動員生涯
國家跟市場環境能夠給這些球員的保障太少,
即便是如此,我也不認為球員們不該尊重自己的職業
何謂尊重?
訓練,努力,自我要求,以及共同進步;這些是身為球員的根本,更不用說是國家隊的代表
體制上的問題,我們球迷無力解決,球員也無能為力
但是球迷可以要求,球員可以自我訓練,這才是一個職業聯盟該有的樣子
CBA垮台的例子已經放在那邊,更何況是體制更不健全的SBL,豈能不慎?
我向來不喜歡當個喜歡沒事么飽吵的球迷,但是我更不願意看到一個職業比賽看熱鬧的比看門道的多
這對球員跟聯盟來講,難道會是好事?
看熱鬧的球迷可以提升票房,看門道的球迷可以提升球員的素質
但是看熱鬧的球迷看久了,也會變成看門道的球迷,如果球員的進步幅度跟不上球迷
那SBL還有人願意看嗎?當SBL用綜藝包裝的方式來教育球迷時
是不是也該重新教育一下球員和腦殘的籃協呢?
itsok5168 wrote:
被懂的人訐譙,再多我...(恕刪)
不懂爾爾..應該是指小弟吧
呵呵..
請問小弟譙了您哪句了呢???
???一堆問號???????
我只能說...
您對現在的中華隊期望
跟小弟對中華隊的期望不同
小弟從來不認為現在的球員基本動有多好
也從來不認為現在中華隊能打入前四
今年能打第六
根本就是賽事的運氣好
加上大陸派了二軍
才在關鍵的比賽贏過日本
拼到了第六....
只是您認為憑現在的陣容
只要有當年球星的水準
還能拼進前四嗎?????
還是您執掌總教練就能打進前四呢??
您似乎對鄭光錫目標前八很不以為然??
起碼小弟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當年..再怎麼爛
也就是四..五名在徘徊吧
努力拼一拼..就能進前三
這是多大的榮譽阿
現在呢...怎麼拼都只有前八
您還認為這些球員有打代表隊的動力嗎???
(別再用當年的眼光來看代現在國內的藍壇吧)
所以當然只能看現實的金錢問題了...
這樣子矛盾嗎??
洪濬正的時期...小弟還小..當時的狀況肯定沒您了解
不過小弟猜想當年只有所謂的甲組..薪水肯定是不高的
但是在鄭志龍時期(CBA時期)
起碼很多指標型球員都有20多萬的身價
甚至有兩三位曾到30萬的等級
小弟身邊的朋友剛從高中畢業隔一年
進了CBA
起碼就七八萬了....還只是板凳中的板凳....
現在呢???
球員既沒有爭取打國家隊的動力
更沒有誘人的薪資...
.....您還期望多高呢??
您就只說小弟不懂...
小弟的確就當年洪濬正時期的球員沒您了解
但對這幾年的狀況
請幫忙指正小弟哪裡說錯了????
別一句你不懂..外行....等字眼就跳過了 謝謝
對於您的發言...小弟從頭到尾都用您來稱呼
(很明顯...大哥您比小弟年長不少)
就幫忙指正一下吧....
此外...小弟認為...今年中華隊在亞錦賽的表現
已經是實力發揮了
並沒有您所謂的國內一條龍 國外一條蟲阿
有的話...是哪位呢??還是全部呢
請幫小弟解惑吧...
後生小輩在此聽您的教誨
最後
小弟認為...
在中華對沒有一個2米10的長人出現前
1到4號球員都必需有三分投射的能力
現今的國際籃壇
矮個子球隊沒有外線(尤其是3.4號球員)
內線只會輸的更慘...
至於球員基本動作的問題
小弟則認為
讓那些HBL畢業就直接進入SBL
同個時間兼打大專聯賽
才是問題的癥結
這些球員..還得上課..
還得兩邊的練球
兩邊的聯賽...
哪來時間苦練基本動作??
最好的辦法還是拒絕大專球員兼打SBL
不然很難指望這些HBL直上SBL的球員會有好的基本動作了...
小弟的淺見....
里見和也 wrote:
我覺得一天到晚拿什麼...(恕刪)
榮譽~~~本來就不是什麼重要的~~~
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
試問在場上的哪一個人沒有傷????
他可以沒有榮譽~~
但其他人正再爭取榮譽~~~~
他可以有自己消遙把妹的時間~~~一月到六月...八月到十二月.....隨他把~~
但其他人正在努力~~正在場上流汗~~
別人就不會報廢嗎???
別人的命不是命嗎???
張智峰~~也是全身傷~~
何守正~~也是全身傷~~
誰沒有傷!!!
這是擋箭牌~~~還是什麼~~
人家有招搖的到處把妹嗎???
低調點~~
真的~~~看不下去~~~
很抱歉!!!!
身為也是滿身傷球員的家屬.....
真的無法接受這樣子的行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