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講目前車子的發展,前一陣子用手工做了自動阻力系統,讓飛輪車在使用軟體時能隨地形的坡度進行阻力的調整。後來車廠覺得還不錯就請人做了外殼的設計,加上我這邊設計的小小程式後變得更像訓練台,特別說明的是他跟自行車訓練台還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因為自行車是採自由輪,飛輪車是固定輪,但某種程度來看可算是類智慧訓練台了。
自動阻力系統是採外掛的設計,好處是不通電時就是飛輪車,需要當訓練台在開電,有些飛輪車搞內建的實在是不智的做法,因為飛輪的壽命很長,電子和馬達壽命是短的,以後缺料缺維修都是問題,電子壞了連基本功能都沒了。
外掛在車子後方,左視圖,上面有一個朝前上方的燈號方便騎車的人轉頭就可以看到目前的狀態(例如開機中、搜尋藍芽訊號等狀態)

飛輪右視,可看到原來的磁阻還在。

搭配Zwift測試,可以抓到這個模組並被視為智慧訓練台。

寫了一個小app,可以利用i-pad多工的功能放在兩側(可以收起來避免擋到畫面),功能是用來調自動阻力的檔位,這樣才會像是公路車的換檔概念。很多他牌的飛輪車做了半套變成固定齒比。這個比較像是Wahoo的kickr bike(當然車身沒法仰角變化,不改車身的前提下這個有點難了)。

送進製造工廠(台中喔,昊玾,是台灣的專業廠,許多國際知名的飛輪車在此代工)進行測試。

準備上瓦特測試機測量相關數據。

測量滿耗工的。

得到的所需數據,還滿漂亮的,這個量測是不能省略的,很多車子用轉速就來算功率輸出實在對不起用戶。

在Rouvy也進行測試,能夠隨坡度進行阻力的調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