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ok5168 wrote:
說你不懂還裝懂,田壘的打法是禁區球員?我可不認為他是禁區球員。謹列出nba三分球在4成以上的球員,由看倌公評,建議可由該員是NBA該球隊的第幾高度,打什麼位置去分析貢獻度。自行分析也可。)
抱歉..您沒說是禁區球員...小弟筆誤了
您說的是200的長人
您列出來的30位球員
有一半以上是平均每場得分不超過12分的球員
也就是所謂的非先發..或龍套球員
(如果是田壘每場平均不到12的板凳..大概也沒啥好討論了....)
扣除這些以後
全NBA得分超過每場12分
也只有十幾位能在三分球超過四成
那些都是所謂的超級射手
您卻要求咱們的兩米長人三分球要在四成以上
小弟還是只能說...哈~~哈~~哈
全NBA的兩米長人大概有只有德國佬有這能耐吧
itsok5168 wrote:
我說過了,要不要一個球隊的第2高度的人犧牲搶籃板的功能而去做一個三分命中率達不到你所謂三分超級射手的工作?你說他籃板球打代表隊時是隊上最高,ok,我之前也說了,也順便把他浪投三分的命中率提出來嘛,更何況籃板球最高還只是你的記憶所及。我還我的記憶所及他國際賽三分可能都沒有兩成咧,這種話誰都會說。)
呵呵..
田壘站在三分線上
有個非常重要的功能...
就是將對方的長人拉出禁區
如果田壘沒三分能力
對方根本不會跟出來的
禁區會更擠...
其他隊友更無法在禁區取分...
再說....搶籃板的人...本來就是弱邊或..非持球隊友的工作
哪怕你是兩米長人...
在禁區出手後..也很難抓到進攻籃板的(尤其對方都高你5~10公分)
當然...如果你超過兩米10...當然有在出手後抓進攻籃板的本錢
重點是出手三分球根搶籃板根本是兩回事....(搶進攻籃板..是其他非持球者的責任)
甚至有時切傳後三分球的長籃板更有利於速度快的小個去爭搶(今年就看了好幾次陳信安這樣把球點給隊友再次進攻的)
起碼我從沒看過吳岱豪或曾文鼎或陳信安在禁區出手後沒去爭進攻籃板而被人臭罵的(通常也是被人 box out 吧)
出手球員還得負責搶進攻籃板???哈哈哈
還是您認為只要是兩米長人
根本就不能出手投藍
都只能專心去搶進攻籃板????
還有..我手中並沒有他國際賽的資料
只有去年瓊斯盃田壘三分球命中率 3成75
以及今年SBL3成六的資料
如果您有..請提出...
我並沒有要求他能投四成的命中率(這是您要求的)
我認為..只要高出三成三(相當於兩分球五成)的命中率
就是具水準的了....(就我所及..他是具水準的..)
小弟之前就這樣說了...
itsok5168 wrote:
不去搶籃板跑去外線投三分搞屁啊?靠其它人弱邊搶籃板,200cm面對對方190cm拿不到三成的命中率去外線投三分,然後留著自己180cm去對對方200cm搶籃板?你真的好有籃球觀念。為什麼打上問號,因為搞不好你會跟我說你辦得到哦/。)
老哥...別鬧了...
不會有人派190的球員去守田壘的啦....
守他的通常都是兩米以上的長人
如韓國的金周成(兩米08)...
前言已敘
如果不把對方的長人拉出禁區...
我們在禁區的取分能力實在太低
田壘在三分上有一定的出手能力
絕對是有助於其他球員進攻的
進攻..首重能得分
不會只因為想搶進攻籃板
通通叫小個子出手吧???
itsok5168 wrote:
你會不會覺得你講話矛盾之處實在太多啊,台灣球員這麼好,這麼拚,怎麼高的打不過,矮的菲律賓也打不過,別跟我說中華隊的身高很尷尬啊。連西亞原本不打籃球的都能趕過我們,你也有理由,你真行。那你知不知道?很久以前台灣和韓國是伯仲之間,日本和我們比還差得點咧,要不要解釋一下?我想你也可以找到理由啦。戰績都拿不出來,光是理由就淹死人。)
請問您從小弟那一句話得到..台灣球員這麼好的結論????????
幫小弟找一下好不好..小弟找不到耶......
小弟從頭就說了..能搶進前八...就是達到目標了(是您認為目標只有八強太...連孫子兵法都搬出來了..)
小弟才說您沒認清目前亞洲籃球的現實..
我們的水準就是7.8名左右阿(明天或許能拼拼卡達看看能不能搶五六..)
我早說過..我們根本打不過伊朗..黎巴嫩...
實力差一大截...打的過真的要放鞭炮了
人家的後衛就196了...小孩跟大人打..怎麼打???
當年我們跟韓國伯仲之間..是因為韓國長人頂多才205
當年我們都還有張嗣漢 朱自清..黃春雄等200長人
時隔15年...我們的中鋒身高才多了兩公分
現在人家連大前鋒都兩米零八了
更別談兩米24的河怪了..
我們拿什麼跟人家比????????
戰績拿不出來哪有什麼理由
實力就是7.8名的水準
台灣沒有兩米一的長人
永遠別想重回前四
這就是現實....
itsok5168 wrote:
不是哪位球員,籃球是團隊運動,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打的,像你這種心態本來就有問題。只有五名球員在打?怎樣會這樣呢?缺了誰呢?是教練不敢用還是就是技不如人,戰績會說話啦。沒錢沒經費投入訓練,那菲律賓錢就很多咧。不論比高比矮比錢多少都能拿出理由,唉,還是一句話,認不清現實,說啥都沒用,不說了。)
呵呵...
您就敢說台灣球員國內一條龍 國外一條蟲了
要您舉個今年哪位球員一條蟲的例子
卻又不肯講了...
呵呵
說什麼籃球本來就是團隊運動的漂亮話
每個球員出去都有個人紀錄可查詢
還是您認為今年所有球員都是一條蟲???????
事實上..今年本來就只有五位先發在打球
五個人前四場平均每場都在30分中上下
剩下的人來分其他總共50分鐘的上場時間
(這中間大部分的時間甚至是確定戰敗後..拿來耗時間的)
剩下7名
小弟幫您一一列舉
曾文鼎 許皓程 傷兵...(曾文鼎上場這兩場...小弟還是認為乖乖養傷別上場好...)
只剩五名
李啟憶本來就是在吳岱豪有犯規麻煩後..拿來頂一下犯規的苦力球員
陳世念則是在李學林體力不足的替補(控球後衛所消耗的體力最多..)
不過陳世念是小弟認為本屆打最差的..黏球過久..視野不佳...(他根本把自己當得分後衛了)
(不過他在國內本來就這樣..對他也沒啥好期待..每場上場也沒10分鍾...也沒啥好讓人評論的)
岳贏立 林宜輝 呂政儒 這三名新科國手
今年就純粹來跑龍套...體驗一下國際比賽的感覺吧
技不如人本來就是事實
但重點是隊形有沒有打出
戰術能不能執行
球員有沒有盡力
運動員的精神要拿出來
名次到是其次的問題了
請看看小弟第一篇就是如此表達
今年看到吳岱豪如此盡力的力扛長人
就算輸球..小弟還是會替他鼓鼓掌的

其他四位先發...今年的表現
也都各守其職
李學林的控導
楊哲宜的快攻
林志傑的中距離與外線
陳信安的切入
加上防守時還算不差的二三區域
數據上
除了李學林外
其他四名先發...幾乎都在每場15分以上的水準
如此平均的表現...
也算打出每場好球了
(您卻還說國內一條龍.國內一條蟲...説個名字吧..別一竿子打翻一條船了)
至於菲律賓..先去看看人家職籃的薪資水準跟他們國內正常人的薪資水準吧
人家對球員的待遇..台灣比不上的啦
薪水沒多人多少
每年還得義務幫國家打代表隊(耳且是篤定拿不到國光獎金的比賽..)
為了比賽還得先集訓數個月
去打的還得被人批評什麼國外一條蟲....
沒打的去夜店也被拿來飯後消遣
只能慶幸還好沒長太高
國中畢業就放棄籃球這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