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原來黑田博樹還蠻有來頭的...

nocar wrote:
黑田在日職等級跟達比...(恕刪)


您在文中指的低反發,雖然以前就有在用了
但全面使用是從2011年開始,也就是去年,
正確來講,應該是從去年開始,所有的投手成績都變的很威風,
而打者的威力大減,
這點可以比較2010年整個日職的打擊成績與去年2011的整體成績

2010年央聯
2011年央聯
也可以比較洋聯,結果也是差不多


schumcher wrote:
資料應該有點錯,您在文中指的低反發,雖然以前就有在用了
但全面使用是從2011年開始,也就是去年,
正確來講,應該是從去年開始,所有的投手成績都變的很威風,
而打者的威力大減,
這點可以比較2010年整個日職的打擊成績與去年2011的整體成績


爭防率王那年主要還是有一場沒一場的印象,我沒提出任何資料喔
(所以才說"我想...")
我沒要誘導什麼...只個印象

但"低反發"這三個字在這兩三年日本棒球消息很常見就是了

---
去年日職的打者成績真的很誇張的低...
低反發使用的後果已讓聯盟招開檢討會. 當時沒追蹤, 不知後續結論是什麼.

不過低反發讓我沒有興趣再看日職.. 偶而讀讀新聞 看看西武成績 就那樣.


nocar wrote:
爭防率王那年主要還是...(恕刪)


Sorry,已修正
只是想要將低反發的影響以數字表現出來...

schumcher wrote:
Sorry,已修正


我無所謂啦.只是討論
我還以為我提出什麼數據自己不知道,被你一講嚇一跳
---
陳與前田爭防率王那年真的很好看.
兩個失分都很低很低.

現在對我而言日職沒什麼球星值得追蹤了
也久久才看一次日職成績

修哥也算強運囉

失5分都沒關係唷,tex打線每場至少都5分起跳~~~


金鳥隊就......

雞腿飯好吃 wrote:
修哥也算強運囉

失5分都沒關係唷,tex打線每場至少都5分起跳~~~


所以我從10歲看棒球一直認為勝敗不能反應一個投手的能力

於是乎大樹哥之前拿兩年19勝
我也只覺得不錯,以他的ERA我從不覺得他算威

以金鶯今年來看
陳維持同樣身手到季末,勝率在六成,大概就可以拿到12~15勝吧
第一年ERA只要4以下就算不錯了


上一場五局丟三分投90球就有點多.

---
小李飛刀ERA不到4一勝難求,看得出不是一般衰

MLB的QS標準是era4.5唷...


----
某一年渡邊俊介也是這樣.ERA不算太高,卻一勝難求
季末好像3~4勝1x敗的樣子
在美東 如果你能拿到12-15勝 4以下的防禦率的話..

那何僅不錯? 是非常好的成績歐

我是覺得陳可能ERA遲早會爬到4以上

現在打者還沒適應他 和沒有什麼研究.

但就算是4點多的ERA 在美東算是很稱職的3號先發了.


nocar wrote:
所以我從10歲看棒球...(恕刪)


至於王建民 那兩年歐..

我覺得

部分實力+部分運氣+絕大部分的火力支持 造就了那兩年19勝

你如果去仔細看他那兩年的很多數據 DIPS, Swing-induce rate, BIP...etc 就知道事實上他19勝有點拿得過頭. 但偏偏台灣媒體造神得跟什麼一樣..

nocar wrote:
所以我從10歲看棒球一直認為勝敗不能反應一個投手的能力


看到這句話,想到一段很久以前看到的新聞,
郭泰源某年(可能是1995年)在西武隊,拿下13勝5敗的成績,
但最後被減薪500萬日圓,為什麼?

印象中郭泰源那年的防禦率高達4.98,球團認為他實在是太好運才能拿到10勝以上,
但防禦率高得離譜,雖然有13勝,還是減薪500萬日圓

單純就勝敗投數來看,的確不能直接反應投手的能力
nocar wrote:
小李飛刀ERA不到4一勝難求,看得出不是一般衰

MLB的QS標準是era4.5唷...

本來QS標準就低
只求先發投手不要搞爛球賽,使贏球的機會都沒有,可沒要求要投很好
優質有點過譽(優可比好更上一層,QS也還不到好的標準,應該是中上)
其實美職三十隊的年末ERA總平均,是低於4.5的
既然是低於4.5, QS就要拿勝投當然是不容易

本來勝敗就不能用來看投手好壞
但是就是有些球迷,標準變來變去,哪個有利挑哪個講
在洋基看勝投,在國民看防禦率,深怕人家不知道其程度
A Pink, Hello Venu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