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是歡迎的
四隊的對戰組合真的有點單調
至於很多網友提到,
台灣有沒有那麼多好手,
我認為是沒有問題
其實以La New來說,
因為二軍的完整,
其實還擁有很多足以擔任先發的球員,
再來, 這純粹是個人預測,
因為前幾年的旅外潮,
往後其實應該陸陸續續有旅外球員回來,
他們在美國或日本沒有發展,
但是誰說沒機會在台灣發光,
最後,當然就是一些業餘球員,
其實也不乏好手
再來一點,
其實很多人也提到,
新球隊本來就會有陣痛期,
實力是逐年提升的,
只要有好的經營心態,
墊底個幾年, 又何妨,
La New 不也是從大爛隊過來的嘛
( La New的例子真好用, 其實誠泰也是啦
後來想想, 很多球隊都曾經歷過)
回到最後,
真的, 要玩就要用心玩,
如果, 再多一支, 甚至兩支
跟La New 或是統一的球隊
我相信會是正面的
對票房絕對是負面的
獅隊和熊隊今年備說是票房毒藥
去年獅熊兩隊的票房還比鯨暴龍好很多吧
新成立新加入的球隊沒球迷基礎
就算是假日台北天母兄弟象跟新球隊打
球迷可能都不到4000人
那新球隊非假日跟獅或熊打
又要重現去年那樣一場比賽只有幾百人的慘況
票房收入光付裁判和相關工作人員的薪水都不夠
新球隊加入只會把票房搞爛而已
然後多一隊萬年墊底球隊
好手幾乎都在目前的四隊
除非新球隊要砸個幾百億來玩啦(很多地方獅隊也很摳,林瀚不牽,特選新選都只選最低消費,這樣獅隊都說每年虧一億了,獅隊球迷不多但至少還有累積20年的根基)
旅美旅日的的好手全都高薪挖回來
王建民 郭泓志 林恩宇 陳偉殷 胡金龍 陳鏞基 倪福德 林威助 蕭一傑 鄭凱文 蔣智賢 鄭錡鴻 羅嘉仁 羅國輝 羅錦龍 李振昌 增菘瑋 林哲瑄 陳鴻文 林柏佑
如果以上球員可以挖1/2 不甚至1/3新球隊就搞的起來
不然至少業餘的好手 唐嘉駿 張志豪 林瀚 廖英傑等合庫台電嘉大美孚的業餘好手也要挖的出來....
新成立的縣市棒球隊多半都是特選棄將
不認為這些棄將組一組就可以跟現有的四隊抗衡
很多還都有年紀了
還是打算3洋將都找MLB先發等級的
kurakilin wrote:
中職加一隊對票房絕對...(恕刪)
說實在的現在這樣小曹熱潮過後,或球員沒很好的表現我都害怕,比去年只好一點點阿
而且今年還有世界盃及亞錦是好是壞還不一定
況且明年怎樣也不曉得阿!會不會一個月以後就說不玩了有可能會有股牌效應阿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