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被註銷會籍 吳珈慶嘆趕盡殺絕---最好

一開始還可以認同選手的作法,移籍到對自己友善的環境,畢竟職業級的選手當然是要選對自己最有利的。

但是既然離開了就不再是屬於中華民國的球員,撞協將它會籍註銷有何不可呢? 這種事難道不是當初移籍前就應該有的最壞打算嗎;想想當初日職的野茂不故一切到大聯盟發展也沒聽他再說什麼,自己還不是完全靠自己在大聯盟闖出一片天。

先不論國家給的待遇如何,但是選手既然都可以只為自己著想,撞協也不需顧慮那麼多。


這不是單一事件了.
無論如何,政府得負一定責任.

若是要球員愛台灣,為何不要求許多企業主也要愛台灣.
一堆企業出走,走的不是只有企業主,而是許多人的工作機會!


ioutt wrote:
多少拿台灣高薪的公務員孩子都變米國人或其他國人...(恕刪)

搞清楚好嗎? 變成米國人, 米國並沒有要求你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但是變成新加坡人, 新加坡要求你一定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這也能拿在一起比嗎?

所以, 再一次強調:
封殺新加坡人很過份嗎? 剛剛好而已吧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那時候 精典賽輸掉

戴主委 就怪職棒說了一句很精典的話

"當然 球員是球隊的資產 但是不要忘記 也是國家資產~~"

我聽了送他一個字 "馬~~"


那你不會去跟洋基 道奇 說 WANG 跟 KUO 是我們的資產~~請讓他打精典賽(以前有領過國光獎金 就要賣命一輩子??)

我在只看到陳鏞基 受傷後被釋出~~

他的前途 誰負責
兩個孩子的天天媽 wrote:
台灣搞體育的,有幾個...(恕刪)


為什麼搞體育的.很了不起啊!!!都要國家養他們
我們搞生產的.也是世界出名啊!!很多第一耶!!
腳踏車.半導體.薩克斯風..........
也沒聽說哪個行業跟政府說我是世界第一名.要政府每個月幾萬塊的
我們也都是自力更生選擇一個能生活夠溫飽的行業啊
夠上進的人就會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做老闆或是自己創業
走體育的人不也是一樣嗎??選擇體育要努力練習啊!!
說出國比賽會受傷不去.卻一直要政府施捨
職業球員更扯!!搞清楚把體育當職業.不是搞成乞食的
靠自己的成績才對啊!月薪少則1.20萬多則4.50萬
獎金幾十到上百都有!!再喊活不下去了!!要出走了!!
吳珈慶如果這樣的獎金活不下去怪政府不照顧他.是憑什麼!!
才20出頭.有這種價值觀.打撞球的有這麼鳥不起嗎.........
當一個優秀的選手在國際比賽拿下好的名次
就說他是"台灣之光"
那你有想過有多少選手可以成為台灣之光嗎
他們需要有多少的努力
多少的金錢去支援他們的努力

體育選手的黃金歲月有多少
等他們拿不到好的名次時
他們的生活有誰去保障........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怎麼讓他們能放心


王貞治(1940年5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墨田區,是1960年代與1970年代日本著名的職業棒球
選手,前日本職棒福岡軟件銀行鷹隊監督(總教練)兼球團副社長、總經理。他的父親王仕福原籍中國浙江
省青田縣,是1920年代移居日本的華僑,母親王登美(舊姓:當住)則是日本人。他與妻子和三個女兒則
保有中華民國國籍,並持有中華民國護照;此外他也分別於2002年與2005年被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任命為
無任所大使。

========================================================
連日本華僑王貞治都這麼喜歡保有中華民國護照, 說真的, 新加坡人不想要中華民國護照的話, 政府封殺新加坡
人我只有拍手的份啦
儲蓄投資,周而復始
BluBlu wrote:
搞清楚好嗎? 變成米...(恕刪)



有雙重國藉比較高尚嗎?
你討厭新加坡人是您的自由意志
政府怎麼做我完全沒意見也無能為力
我只是針對版主評吳覺得太沉重了
如果在台灣可以更好幹麻不留下來
只是看了太多優秀的體育人才的下場
實在不忍再苛責吳
如有得罪就請見諒了~

BluBlu wrote:
搞清楚好嗎? 變成米國人, 米國並沒有要求你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但是變成新加坡人, 新加坡要求你一定要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這也能拿在一起比嗎?
當然可以比,需不需要放棄國籍,是該國的規定
但要不要移民,取得另一國籍,則是自己的決定
不管要不要放棄國籍,今天想要到另一個國度生活、取得該國國籍
本來就是同一種行為表現,拿來比較是正常的

今天因為是選手要放棄我國國籍,代替其它國家參賽,就把他說的像是十惡不赦
那如果是其它國籍的選手,跑來入籍台灣,代表台灣參賽呢?
選手只是選擇一個最適合他發展的環境,也是憲法保障他的權力
如果撞協真有本事,就能吸引更多優秀選手為台灣表現
而不是讓人才只能往外跑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有好幾位大大都說的很好, 體委會, 原來台灣有這玩意, 它有啥功能?
出事後, 才來放炮, 每次都說, 我們對誰誰誰多好, 不應抹煞我們的努力, 如果你們真的有努力過, 老趙需要去對岸教球嗎? 棒球選手需要前仆後繼的往美, 日發展嗎?
官僚心態, 一付我是老大的樣子, 我說啥是啥, 順我者生, 逆我者亡.
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跳槽是一個最快的方法.
我也相信, 在小吳成名前, 體委會, 連他是誰都不知道, 更何來補助, 培養之說, 如果說, 小吳是台灣彈子房培養出來的, 還有人相信, 體委會, 別鬧了, 問一下戴主委, 台灣有哪些男女選手, 拿過撞球的世界冠軍, 我打賭, 她說不上來.


小吳的事件, 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台灣政府還是如此老大心態的話, 誰都想出走.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