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保佑說:「光是『陳金鋒』這三個字,就值1千萬元。」他從來沒有懷疑過陳金鋒的價值。劉老闆真的很阿沙力.有哪個球隊的老闆出的起這個價錢但劉保佑強調:「我們今年一定會做得很好。」「我保證熊隊今年連二軍都可以打滿90場,聯盟規定二軍遇雨不補賽,『我們自己補賽』。」「不但打滿90場,而且我現在已經有54名球員,光是二軍就可以分兩隊打對抗賽。真的感動到想要掉眼淚.那像有些球團小鼻子小眼睛的.辦個二軍ggyy的.什摸共體時艱有的沒的.不想花錢又想玩早點解散嗎.不要拖到一些想用心經營的球隊.真是有些球團也算是中職的毒瘤
glavinec.tw wrote:美國每當有球隊要尋找...(恕刪) ^^ 分析的真好讓我不得不出聲推崇一下其實就是因為這樣台中市如果真的願意出錢那或許是樁美事只要不要因為有出錢就要有任何決定權就好了( 看過太多出錢是老大的政府單位了)
La New整體看起來的作法的確是往職業球隊為方向~職業球隊就是為了賺錢而成立~但是對於球員也會視"價值"而給予一定的薪水~而不賺錢還虧錢的情況下~要繼續玩職業球隊本身就是只剩下台灣固有的"共體時艱"與"對棒球的熱情"~至少La New不玩的情況下我想不會像中信來個突襲~至少會先行通知球員~也可能會找接手企業~其實每每兩支原地踏步的球隊在惡搞時~就覺得最有本錢玩起來的就是他們~可是偏偏就是令人失望~
不想戰....只是單純討論....陳金鋒值不值1000萬????以年薪1000萬台幣來說, 1000萬相當接近大聯盟底薪, 但大聯盟不以這個價錢簽陳金鋒中職, 就實力等級來說, 不過就是小聯盟論購票收入等級來說, 可能平均比某些小聯盟球隊還要低,論票價, 更遠不如大聯盟,論市場, 全台加起來恐怕還不及一個大聯盟球隊1000萬, 等於簽一個大聯盟球員來打小聯盟,他一定有他的附加價值,劉老闆給1000萬是他本身的實力再加廣告價值,但給這個數目, 跟入場人數增加收進來的數目能不能相符就決定這個球隊倒的速度縱關中職球隊...最穩的是統一獅, 本業食品業, 在必需品中為第一位, 又不是高價品,所以經濟再怎麼壞, 他有一定的穩定收入, 但統一也不拿一千萬簽一個球員,就算今年有個真正大聯盟選手回台, 他也不進場去搶,統一的做法就是要穩定, 而他們的進場收入也不差只要不要虧掉太多錢, 能跟股東交待就可以繼續走下去Lanew本業雖然是必需品之一, 但屬於高價品,達達電子應該燒掉這家公司太多錢,老實說, 若Lanew不是劉保佑一個人的, 應該早就收了看看中信, 金融靠山美國快解體了,中信這幾年不斷擴張加上走後門,處份掉球隊是必然行為, 要不然股東會發狂能接手職棒的企業, 我想大概只有富邦但富邦早就認為台灣沒這個市場所以只願意贊助學生球隊中職倒不倒, 個人認為以現在的球迷數是遲早的事台灣如果以亞洲做一個聯盟來看出一隊職棒隊去打, 才會自給自足光靠幾個球迷在論壇呻吟, 想拉企業進來賠死, 根本不可能台灣經濟靠出口, 內需不足以撐起,每一個景氣循環, 就會讓中職動盪一次,台灣職棒要走下去....可能成為像中南美的冬季聯盟, 靠著外援撐住比賽否則劉老闆的不是無法保證, 而應該是一定保證無法撐過三年
mosak wrote:以年薪1000萬台幣來說, 1000萬相當接近大聯盟底薪, 但大聯盟不以這個價錢簽陳金鋒...否則劉老闆的不是無法保證, 而應該是一定保證無法撐過三年(恕刪) 後面沒多大意見,但不戰文最好是了解當時狀況大聯盟不是不簽,當時經紀人有找小市場球隊,可是陳自已覺得累了,不玩了....而無法保證是因為,變數還很多,這說法合理。誰知道那時兄弟領隊會不會突然換人?會不會來個大企業接手,大破大立?很難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