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資料有誤,郭泰源電動的能力值也是標名158,我也玩過你講的那些早期電玩,最快只能158世界球速記錄保持人是萊恩,他是有風洞實驗室認證的163不無可能,但要在特別緯度的地方,亞典奧運中華小曹,日本黑田都有投超過160的,不過看看就好
史坦利風格 wrote:請教大大,郭總當年真...(恕刪) 我是小小這只是我小時候看民生報的記憶 記得當時斗大的標題是寫163,因為測速槍是100.X 哩洲際杯球探的測速槍,當然是不列入記錄的根據完全是我的記憶,如果要說有什麼佐証的話我朋友告訴我,早期的電玩,你叫出郭泰源,他的球速到最快就是163,就這樣在他創下158的記錄時,好像也被提到一次當時的教練吳祥木是要他去美國創造傳奇的,可惜只去了西武
hkchiang wrote:其實真要去日本,不如...(恕刪)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台灣...想想我們台灣的環境...台灣政府對体育的不重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了..年輕的球員真的會想留下來嗎...再爆個一次賭的件事就差不多掛點了吧..年輕球員去日本去美國圓的是一個夢想...當然夢想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真的..但是就是有人作到了..年輕的球員才會趨之若物一般去圓一個堅難度十足的夢..但有去有機會.沒去沒機會..當運動圓的誰不想去挑戰更高難度的環境..夢想之所以叫夢想就是因為他珍貴他是理想中的目標難以達成才珍貴
hans7192 wrote:今天就事論事 請各位...(恕刪) 以結果論懷疑一下,試問有何不妥?有個說法「日職只有被操爆的投手,與等著被操爆的投手」。林英傑的傷,連莊勝雄都說是在日本過量訓練造成的。而張誌家的問題,早在他第一年進日職被過度使用,每場動輒一百三十幾球的投球量,就埋下了引爆的地雷。台灣投手到日本是當作便宜的免洗洋將來用,而非看板巨星在保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啦。種花職棒怎麼對待洋投,日本職棒就怎麼對待台灣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