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吳珈慶決定 移籍新加坡...

台灣的環境哪裡好了?? 這些選手都是自己努力出來的,有不少球員是自己籌錢到國外去訓練的,然後得名了.政府才跳出來辦個頒獎活動之類,而吳珈慶還沒確定要移籍新加坡,那些體委會的人就開始搞封殺,試問今天如果你是當事人,都還沒動作,只是考慮,就被人未審先判當成叛徒,你會不會感到心寒,然後確定要移籍了,體委會才趕快說政府會幫忙找資源,這種說話出爾反爾的體委會,你對他能有多大信心,
maxboss wrote:
不要老是用政府沒有訓...(恕刪)
ofay wrote:
王建民不就為很多企業代言,舉凡電腦、牛奶......(恕刪)

上頭指的那些就是....ACER、玉山銀行......等...屬於消費產品/服務類的廠商,
我的意思就是.....台灣幾個龍頭級的大企業....幾乎都不是消費產品的品牌經營者,
如:台積電、台塑、長榮、鴻海、聯發科、國巨.........這些巨獸級的公司並不靠廣告賣產品,
所以做這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老闆的態度才是一切。
能有幾個喜歡運動的老闆(除了小白球)。

另一方面,在撞球運動上,印象中好像只有"安麗盃".....
的安麗直銷有在明顯支持.....其他好像都只有看到球桌上的MARK、礦泉水的品牌等...
這些贊助金額可能.........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吳珈慶乙案事實報告新聞稿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撞球運動協會




有關吳珈慶前往新加坡吳父提到體委會、撞球協會沒有善意溝通,協會必需向社會大眾說明事實經過,避免造成誤會,說明如下

一、97年9月亞洲巡迴賽廣州站時,新加坡祕書長向吳珈慶招手,歡迎到新加坡發展

二、98年1月5日晚間6點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陳副主委找我說戴主委要和你討論撞球發展方案,我本有其他約會,體總陳祕書長說有重要事很緊急要談,我立即前往陳副主委問我何時有空見主委,我說要快那就明天,陳副主委立即安排明天10點與戴主委見面。

三、98年1月6日上午10點我前往體委會拜訪戴主委研商如何將撞球運動更進一步為國爭更多金牌。我建議要增加選手的收入和設立撞球場的法令要鬆綁讓生意好起來,成為全民普及的運動,並邀請戴主委參加緯來男子職撞大賽開打典禮,當面鼓勵楊清順、吳珈慶、王泓翔、呂輝展選手。

四、98年1月7日下午6點,戴主委至桃園南崁家庭購物中心參加職撞年度總冠軍賽開球儀式並致詞,致詞中對現場和全國觀眾,特別強調賽會獎助金將大幅提高,鼓勵選手認真打球,為國爭光。

五、98年2月18日蘋果日報刊登吳珈慶將出走新加坡

六、98年2月19日我立即與協會理事和主委與吳珈慶會談,並曉以大義,希望他留在台灣,並告知他前往得失利弊,並寫下書面備忘錄給吳珈慶簽名,雙方各一份,20日向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回報處理狀況。(我那時還不知吳珈慶已於2月12至17日去過新加坡)

七、98年2月21日星期六,戴主委和林、陳兩位副主委來電交辦,交待協會要全力慰留吳珈慶留在台灣,上午11點15分林副主委要我前往體委會交換意見,我於12點20分立即打電話給吳珈慶請他約父親下午2點至球聖撞球場會談至4點50分,會談非常融洽,我立即回報體委會,當天下午5點30分,戴主委、林副主委、陳副主委、協會涂永輝、吳珈慶及其父親六人共進晚餐,詳談及慰留,戴主委特別強調文化大學一定要讀到研究所,退休不打球後可至學校擔任老師。吳家提出三個要求,年薪110萬台幣、補助出國之經費和退休後未來之發展,結論,年薪部份實際有困難,我提出此點破例不僅會影響撞球其他選手都要求比照辦理那怎麼辦,其他運動團體優秀選手又要如何交代,最後結論,亞運培訓隊有薪水2萬多可領,若再找一個贊助商3萬元應不是大問題,如此年薪至少有60萬以上,又賽會獎助金將要提高,以吳珈慶要領到獎助金應是輕而易舉,15至20歲你選上國手,讓你代表整年出國參賽機會收入已達上千萬。吳父也再三表示,他也不放心一個小孩單獨離鄉背井在外,我也告訴吳家,全國理事長聯誼會也沒有三位長官一同出席,吳珈慶你面子夠大,要好好為我國爭取榮譽,大家相談甚歡,吃飯一個多小時,我覺得要慶祝,舉手要2瓶清酒喝,餐會結束前相約23日星期一協會見。

八、98年2月23日我在協會等候吳珈慶及其父親前來協會簽署願意留在台灣之協定,不料吳父提出其他要求說涂先生你弄錯了,金額是460萬才對,明細是年薪110萬,出國補助150萬(實報實銷),另有2個贊助者,我經考慮後,告訴吳家這個金額我會報告給體委會但我認為一定過不了關,因為如此破例其他選手也會比照辦理,吳父表示你替我提出就是,我也將會議記錄依吳父意見修改三次,並請他倆人簽字並告知我一定轉交至體委會,並特別告知吳家請勿對外宣布今日會議內容,保護你未簽約前的籌碼。

九、98年3月4日吳珈慶搭下午3點班機前往新加坡,吳父則主動打電話告知平面媒體記者,媒體記者也告訴吳父,要審慎處理,現在尚未跟新加坡簽約,此時曝光對吳珈慶很不利,但吳父聽不進去還是告訴記者,以至事情曝光,體委會問我意見,我堅決反對個案處理,其他優秀選手要如何處理,我們已增加優秀選手獎助金,成績好的選手領更多,相反打不好當然領較少,符合正面激勵選手向上心,我說大家來祝福他父親的決定,但我代表協會還是歡迎他用台灣人身份回來和我們一起打拚。撞球協會現有男子職業會、菁英會、及女子委員會加起來約300人,協會一定可以再訓練出更多的好選手。

十、1、協會需檢討沒做好教導做人道理,一個選手是如何養成,從第一次踏入撞球場,教你打球,陪你打球者,教練,製造商,贊助商,電視轉播訓練你抗壓,我國內賽會之多是世界第一,協會運作也是世界第一,台灣環境訓練出你,你可以出國賺錢,但你不應該去做外國人。

2、協會也會檢討不應在2月21日請出3位長官來和你會談,有誤導你以為體委會會為你個人開出先例。

3、協會再次說明歡迎吳珈慶回國效力,協會承諾和2月21日會談的結論,亞運培訓隊有薪水2萬多可領,若再找一個贊助商3萬元不是大問題,如此年薪至少有60萬以上,又賽會獎助金將要提高,吳珈慶要領到獎助金應是輕而易舉,另協助你多參加國際賽會和輔導學校功課。

4、協會79年11月10日成立至今,協會要對全國交待,要對所有選手公平對待。

涂永輝98年3月13日
ofay wrote:
蠢到爆的運動員,不知道把自己的價值放在對的地方,就光會打球、光會向政府要錢。


蠢到爆的不知道是誰????
運動員願意找企業,企業還不願意花錢勒....
很多年前我獃的飲料公司,某現在知名選手有打電話來找過贊助,
我分析了一大篇報告,就是希望能夠幫他跟上面找到贊助(金額並不大),
我當時還希望公司多贊助一些,然後藉此跟他簽廣告約,

結果呢....
老板只問我~~
他的知名度有多高???
你確定他會成名???
你保證跟他合作,明年業績能增加多少???
如果達不到,你負責嗎???


結論是~~1毛錢也沒有.....

最後~~他成名了....




happyhappytime1970 wrote:
蠢到爆的不知道是誰?...(恕刪)

你舉的例子是成名前企業的短視,目前吳已經是國際知名度,你的例子跟目前的情況好像不適用喔。
以吳現在的名氣,隨便傳個消息出去要代言產品,多的是有眼光的廠商想邀約。
社會本來就現實,體育界更是,非要你闖出名號才會受到注目,此時的吳具備了國際知名度的條件,卻還在找政府?這不是把自己的知名度搞low掉了。
不用太多口水, 完全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勸敗專業戶
ofay wrote:
你舉的例子是成名前企...(恕刪)


應該反問,他已經是國際知名度了,為什麼還要出國?

台灣的撞球水準在國際上是有名的,也有職撞大賽,卻面臨這種笑話。

體育不是只有民間而已,除非他的產值頂天了,如mlb,

不然他需要政府給好的環境,例如企業減稅之類的,這都是政府可以做的。

一堆人在酸小吳,說他為了錢怎樣怎樣
這些人是都有在打撞球?
這些人是都有在看撞球?
這些人是都有在關心撞球?
這些人有幾個在小吳比賽的時候為他加油過?

一般人找工作都會找有前景、發展好、福利好的公司了
小吳就不行嗎? 真是怪了~
要是今天小吳沒有拿過冠軍
他移藉去新加坡打球,這些專在背後放炮的還會吠嗎?

第一段我說的,我是都沒有啦!
只是自己平常愛打打撞球而已!

就我來看,他也不過就是找了份
待遇高、福利好的工作罷了
管人家工作那麼多?
他又不偷、又不搶、有才能、被挖角
還要承受別人(撞協也在內吧)在背後放冷箭
這個小朋友~很早就體會什麼叫"現實"啦!
球王吳出走的跡象的消息早已暴露許久

有聽說哪一個相關體育協會還是機關有什麼實質政策挽回選手的心???

........................................................................

摸摸頭 乖乖 去吃糖糖

就跟棒球一樣 大喊:不能接受

事發後檢討會搖旗吶喊 久了 淡忘了
.........................................................................

選手生命有限 卻只能以這樣的方式死諫

再看看柳冠軍的懊悔 更讓人痛心

或許有人覺得現在人才濟濟 不差哪一個

但非得出現選手出走潮 才能凸顯問題的事態嚴重嗎?

傷的是更多支持國內體育發展與以台灣出賽為榮選手們的心
個人覺得人有了成就想賺更多錢,想往更好環境發展是人之常情,不能以愛國之名要求人留在這裡。此時他有本事讓新加坡來挖角,當然可以選擇去賺更多的錢。但是,我認為這不代表新加坡的撞球環境有比台灣好,他也不能怪台灣政府封殺,以後都不同國籍了,我們政府沒必要為未來的敵人考慮什麼,看了一下內容,請問新加坡除了提供比較多的錢以及未來生活的保障外,也沒看見有從基礎去提倡撞球運動....新加坡可以專案來處理吳一人,但是台灣則必須考慮其他人,此例一開,是不是該齊頭平等一起補助呢?所有運動員都保障未來的生活,大家都有教職的工作??我想能留住而不留該批,但有留而留不下,就祝福吧................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