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就那麼小,也沒多少大企業,真正的大企業也不想每年虧損去養球隊,
雖然大家都在罵某飯店球團老闆,但說真的,你們有去過那家飯店的就那麼小小一家,跟六兩,統一根本不能比,
連五星級都還談不上吧,每年虧損養球隊,他家老本一定很雄厚,要是我早收掉不幹了,
重點就在這裡,既然每個球團都說辦的這麼免強,乾脆都收掉,看是否有財力雄厚的大企業,如郭先生...等
願意接手或是用認養球隊的方式多家企業一起營運,並提供更優厚的條件,以及退休後的發展......等
政府在場地設備上須有建設,每年都有政府官員在喊巨蛋,結果都只是鳥蛋,給人家辦辦演唱會用的,還有三級棒球的培訓,國際比賽的分級制度......等 (小弟懂的有限,只是例舉)
如果沒有大企業願意,完全要政府負擔,說真的就像很多大大說的,不是很合理!!
所以,到那種時候,還不如整個收掉,既然都不願意重視運動還不如不要不上不下的,把那些錢拿來建設在其他地方算了!!
月尋歡 wrote:
三級棒球的培訓
我對台灣三級棒球的舊思維很感冒,
說培訓,
精英式的選兵培訓嗎?
然後在國際比賽上「體育強國」嗎?
日本甲子園一年六千個高中校隊打的胡說八道,
當然有些是傳統名校,但在亂戰的過程中,
總會有一些令人振奮的故事與意想不到的新星出現。
MLB都對台灣三級棒球培養出來的球員有評論了,
有實力出國的,那個不是一堆舊傷。
在國內強度不高的比賽勉強還看不出來,
一出國就知道,原來是先前的體能訓練和防護觀念嚴重不足。
要不是郭泓志是稀有的速球左投,
道奇球團哪有可能一養五六年,
去年之前的開刀次數比勝投數還多?
這樣的台灣三級棒球制度?
不整個翻起來改革,
怎麼可能在寄托有新一代的球員和全民熱情再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