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dux.kuo wrote:
嗯如果今年有再去出差...(恕刪)
題外話
運動家跟巨人的主場其實距離真的沒有很遠
如果是以美國來看,
從san jose去, 其實做大眾運輸時間差不多
( 雖然是不一樣的交通系統啦)
運動家是多小市場的球隊,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
前年運動家打進季後賽, 第二輪面對老虎時,
我同學去看, 外野門票一張十塊左右,
洋基例行賽外野都要十七塊了( 沒記錯的話)
重點是, 開賽後才去現場還有票可以買,
季後賽耶~~
( 那年要不是洋基打輸老虎, 就是運動家打洋基了,
票價跟票房一定差很多, 我也可以看王建民了~~)
對照組: 同樣去年NBA 勇士打進季後賽, 門票漲5倍以上~
( 雖然對照基礎不一樣, 不過親身經驗也只能這樣對了 )
回正題~
職業運動是有錢人玩的, 沒錯,
不過, 當職業運動的附加價值不夠, 那就變有心人玩的,
願意支持職棒都是有心人, 四球團都是,
只是很多人都有同感, 相對之下,
la new 更加用心去思考怎樣才叫職業運動,
並不是只是因為他肯花錢,
最近的新聞也讓人有感覺到興農的用心,
當然, 如果能因為台中市政府的補助而提升球團也是好事啊
( 有沒有好像還沒確定)
誰說政府機關不能當贊助商的, 畢竟屬地主義做的好
球團也是一種地方形象啊, 也是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啊
國外也很多地方政府和當地球隊合作或是贊助的例子
Maplez wrote:
誰說政府機關不能當贊助商的, 畢竟屬地主義做的好
美國每當有球隊要尋找主場,各地方總是搶著爭取落腳本地,原因並不只為了支持棒球而已,很大原因是為了抽稅,因為MLB球員或NBA等等職業運動的最低收入幾乎是美國平均工資的20倍以上,明星球員就更不用講,除了聯邦稅以外,各州也會想盡各種名目來對球員抽稅,來本地打球的客場球員就是大肥羊,因為各地方對待客場球隊可不像我們對待高科技業,還有什麼獎勵租稅的條件,反而被當作外來工作人口搶奪本地工作機會,於是對客場球員抽重稅,所以各城市都希望有球團來落腳本地,就能對其它20幾支球團好好的抽稅,加上有球團落腳也能帶動觀光娛樂商業和交通發展,所以各地總是卯足勁爭取。
但是台灣地方政府並沒有權力對球員抽稅,反而還要提供補助,加上球場設施和周邊環境未必願意配合,有的球場附近居民還不歡迎比賽進行,所以除非球團能自給自足,不然各地方政府當然興趣不高,嘴巴雖說支持,但要出錢就免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