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您的中華男籃口袋名單?


kenyeh99 wrote:
那一年東亞運中國派二...(恕刪)


仁兄,沒記錯那屆東亞運是在釜山,南韓把籃球冠軍戰排在最後一天顯示他們志在必得,那次南韓絕對是精銳盡出,日本也是派一軍出賽,長谷川誠、山崎昭史、高橋麥可......都讓人印象深刻,中華隊拿冠軍絕對憑真材實料,現在的中華隊我認為先天條件比起鄭志龍那批還要好,但我看球已感受不到當初看中華隊打球的感動了,我想明眼人都這麼認為吧。
糖果人 wrote:
仁兄,沒記錯...(恕刪)


給你一個讚!
中華隊需要轉型
我指隊形

控球給
陳信安 夠高有突破力
替補控球 (李學林或是小蘇)

得分後衛
林志傑 有機會就飆分或是切入取分
替補: (周儀翔) 要找初生之犢,
當年鄭志龍也是18-19就打國手 快攻灌籃

小前鋒:
張宗憲, 毛加恩, 呂政儒 (主要以外線穩定跟體能好)
替補: 楊敬敏

大前鋒:
曾文鼎,
替補: 簡嘉宏

中鋒:
吳岱豪 / 曾文鼎
替補: 何守正, 身高不夠但要夠壯 (犧牲上去扛對方中鋒的苦工)

現在台灣隊最大的問題

1.防守:

區域防守時,後衛一下就被過,後面的人來不及補防,就讓對方輕鬆上籃了,在本屆瓊斯杯還蠻常出現的,一場球至少會出現10次以上。

2.籃板:

不管跟誰比都會少10~15個籃板,雖然可以是對方高了一個頭,但是如果當籃下都是自己人時,還會被別人衝進來搶走籃板,這就跟高度沒關係了。

3.卡位:

卡位不紮實,沒看過Rodman、Barkley,也應該看過櫻木花道吧,去看看灌籃高手的動畫,看櫻木是怎麼樣卡住魚住、花形等中鋒,對方也至少高他10公分以上,為何人家能,我們不能

4.態度:

這一些球員已經自恃為天之驕子了,反正在台灣,怎麼打我都是頂尖的,出國比賽就當做出國玩,名次不重要,反正馬馬虎虎就好。是誰將他們捧成這樣?大家心知肚明。

5.教練:

看看韓國為什麼這麼厲害?除了民族性之外,教練夠鐵血也是一個原因。反觀台灣總是要對球員好、不能罵(一罵就有人跳出來幫忙講話)、不能操,放任球員生活多采多姿,這也是造就當今台灣隊的成績


建議

1.教練:

換成松山的黃萬隆,松山能三連霸,他的鐵血執教方式,正式台灣隊欠缺的。

阿三哥並不是不好,畢竟SBL已經商業化了,球員就是商品,他也不敢罵自己隊的球員,並且一定有私心在,看看何守正打那麼差還可以保留在15人名單之內,雖然說身高比他高的沒幾個,但是換一個又何仿,反正都是坐在板凳區。

2.態度:

真正要講態度,先請所有球員理平頭吧,集中管理訓練,少了梳頭髮抹髮油的時間,也不會因為頭髮造成視線被擋住,一舉兩得。



後面想到再補......
我要選五個歸化球員


加7個肯拼的台灣球員



話說菲律賓鋒衛群身高也不高卻一點也不遜色..........


ryanwu924 wrote:

話說菲律賓鋒衛群身高也不高卻一點也不遜色.............(恕刪)

要是有球隊沒有長人,還能打進亞錦賽前四名,我以後痛改前非,加入炮轟中華隊的行列

tingchaochen107 wrote:
中華隊需要轉型我指隊
控球給
陳信安 夠高有突破力
替補控球 (李學林或是小蘇)


得分後衛
林志傑 有機會就飆分或是切入取分
替補: (周儀翔) 要找初生之犢,
當年鄭志龍也是18-19就打國手 快攻灌籃

小前鋒:
張宗憲, 毛加恩, 呂政儒 (主要以外線穩定跟體能好)
替補: 楊敬敏
...(恕刪)


突破不是PG的主要任務 ,

陳信安都31歲了 ,還要讓他增加帶球過場的壓力嗎?

再說信安控球並沒有很突出 , 學林還是比信安適合先發PG

信安的最佳位置還是2、3位置...


倒是 年輕的張宗憲 ,盡量培養他的控球能力,

以他身高190 ,在國際賽打2、3位置很吃虧.

希望時間可以停留
gigabyte wrote:
現在台灣隊最大的問題


後面想到再補.........(恕刪)


大大 ,你忘了說一點, 最重要一點..

就是那個黑人陳建州 ,

禁止條款:

中華隊相關人員包括球員教練 ,不得於陳建州接觸 ,違著開除及罰款
希望時間可以停留
微醺鸚鵡 wrote:
看完中華隊在瓊斯盃的...(恕刪)


看開點吧,這麼多年下來,不管是CBA或是SBL,選出來的所謂精英就這樣
以前西亞國家沒積極參戰,中華隊都沒辦法突破中國跟韓國的門檻了,現
在有更兵強馬壯的西亞國家,日韓跟台灣這三隊的傳統戰法,靠內線掩護
外圍球員跟切傳尋找外線空檔的戰法,明顯的應付不了高大的西亞球隊
內線高度跟強度都遠勝中華隊的韓國都被伊朗修理,更何況只有天天鼎的
CT隊,說教練沒能力,我覺得太委屈他們,台灣籃球能用的球員就這些,籃協
選來選去就給這幾個,你要他們怎麼辦?這種陣容你找Coach K跟Phil Jackson
來帶也一樣沒輒,食材就是100快炒的水準你要廚師弄出米其林級的美食,可能嗎

現實就是如此,連號稱半職業的SBL都捨不得花錢搞的2266,更別提要去找什麼
歸化球員,光一個NBA2線板凳的林書豪,他在勇士隊拿的薪資,台灣都給
不起了,以前他沒出名時,台灣不聞不問的,現在才想用血統跟民族情感
去拉攏他,也別把人家當傻子了,現在就算有華人血統,6呎10吋以上的
內線人才,人家也會把NBA當第一選擇,再差一點也是去CBA,台灣拿什麼
去要人家歸化賣命打那種沒錢賺又可能受傷的國際賽,打贏是應該,打輸還要
被嘴砲說歸化球員水準不如預期,吃力不討好,萬一受傷不能再打台灣政府能
負責人家以後的生活依靠嗎?

與其這樣每次都選同一批人,看球的罵,打球的也一肚子委屈,不如回歸原點
想去CBA淘金賺錢的就去,SBL這種半調子的比賽就廢了吧,回歸業餘聯賽就好
國際賽選拔回歸功能性,不必非要選什麼SBL的一線球員,UBA好的新秀也可以選
,願意代表國家去比賽,打起來才有那個企圖心,也不必每次都要背著什麼最強
中華隊或是保亞洲前四這些不切實際的目標了,球員也比較沒有壓力,不會再有
什麼雖敗猶榮,保留實力之類的鬼扯蛋理由,運動嘛本來最高精神就是參與,何必
為了名次勝敗硬凹呢?不要說看衰自己,現實就是如此
Flymonster wrote:
台灣籃球能用的球員就這些,籃協
選來選去就給這幾個,你要他們怎麼辦?這種陣容你找Coach K跟Phil Jackson
來帶也一樣沒輒,食材就是100快炒的水準你要廚師弄出米其林級的美食,可能嗎
...(恕刪)

你不懂啦,這邊的嘴炮, 平常只看nba,從來不屑看sbl
看到202公分就是羅得曼,196就是巴克利
沒這個標準就是廢材,為什麼他們可以,中華隊就不行
要是羅得曼在一定可以頂住哈達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