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妮妮奪冠寫紀錄4大賽史上最年輕


eshih980 wrote:
台灣不重視運動的背後, 是台灣升學主義的掛帥
小朋友如果沒有天份的, 就念書吧,去爭窄門吧
小朋友如果有運動或音樂天份的, 加上父母有遠見的, 就會有不一樣成就的小孩
(恕刪)


真是一針見血阿!

因為父母們總是覺得讀書才有出路

造成現在大學文憑滿街是 要有出路是難上加難阿!

沒錯, 那些妝化很濃的選手,敢不化妝出來見人嗎
索倫斯坦不也像媽媽型的
你是以貌取人的男性觀點來決定女性的成就跟人氣嗎

應該去少女時代, AKB48的樓加蓋吧
以後你們的下一代沒有整型到好看要怪你們喔

eshih980 wrote:
你是指啦啦隊跟選美比...(恕刪)

我是不太懂啦

如果打高爾夫不需要力量

怎麼沒有男女混合的無差別高爾夫比賽

如果高爾夫比賽球場上只能看到像男人的女選手比賽

那不如看男選手競技

不是高爾夫不需要力量
力量要用對, 不是靠蠻力, 愈用力反而愈打不遠
sun16888 wrote:
如果打高爾夫不需要力量
(恕刪)



這就是男人社會早期以男性觀點為主流的結果, 從大家的發言其實都很明顯就是這樣,
男人幹麻跟女人比運動
女人打扮的漂漂亮亮在家帶小孩就好了,
sun16888 wrote:
怎麼沒有男女混合的無差別高爾夫比賽
(恕刪)

女子選手一定很高興, 男女的獎金是有明顯差距的
cola96684 wrote:
妮妮這成績真的很厲害...

不過要拿其他職業選手的成績來跟他比

若沒有一個稍微量化的數據

對其他選手來說也不太公平....


拿單人競賽類型的網球而言...

網球公開賽冠軍和高爾夫球賽冠軍難度不知哪個比較高??)


硬要比較的話,拿女子網球的大滿貫冠軍應該會比拿女子高爾夫的四大賽冠軍難度來的高,因為獎金相差數倍之多,例如2011溫布頓網球賽女單冠軍180萬美金就是這次LPGA錦標賽37萬美金的5倍.(兩運動當中有個分別是女子高爾夫獎金雖少但職業生涯較長比較可以慢慢賺,而網球賺的快但職業壽命短.)


獎金可以拿來研判比賽等級跟難度.無論是比較任何聯盟或單場賽事,獎金越高基本上競爭者就會越多,相對冠軍難度就會提高...如果假設今天LPGA的單場賽事獎金是比目前多出數倍甚至直逼WTA的話,那投入這個女子高爾夫領域的運動員肯定比現今多出不少.獎金較豐厚聯盟更多層次,旗下能養的人就越多,選手一増多或變廣競爭自然大.


單看同樣是高爾夫的男子組的PGA,四大賽冠軍接近150萬美金上下,跟女子組獎金完全不成比例,原因就是事實上PGA競爭激烈程度比目前的LPGA高出一大截.我的意思是假設你今天有小孩一男一女,你想把他們訓練成將來的高爾夫球王或球后的話,那還是想像你女兒當球后會比較實際點,因為說不定還有些許機會,想讓兒子當PGA球王就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或許想像一下LPGA現在突然憑空出現十來個類似歐雀雅或索倫絲坦等級選手,雅妮在這情況想稱霸LPGA可能就會很拼,我個人感覺要當PGA老虎第二難度大概就類似這麼高,成功達成後伴隨而來的就是超高收入.(Tiger以前能完全主宰PGA十年就單純因為他超級變態,當然他也能合理的持續穩坐世界所有男子運動員總收入第一,常常世界第二跟第三的收入加起來還沒他多).

神木q飛鳥 wrote:
硬要比較的話,拿女子...

原因就是事實上PGA競爭激烈程度比目前的LPGA高出一大截(恕刪)


假如有看PGA男子的比賽

會覺得PGA女子的比賽很難看

甚至比PGA老年組的還難看...........


雞腿飯好吃 wrote:
我只希望馬英酒不要來貼金
...(恕刪)


剛剛看到的新聞

妮妮奪得LPGA錦標賽冠軍,親愛的總統一接到消息,立刻打電話給曾雅妮,開心問曾雅妮有沒有跳水塘?但總統沒搞清楚遊戲規則,跳水塘的傳統,不是在LPGA錦標賽,而是納比科斯錦標賽,總統掛了電話之後,還跑到曾雅妮臉書留言,稱讚曾雅妮為國爭光,但總統雖然熱情,卻錯跑曾雅妮臉書「山寨版」,還有網友提醒總統,在山寨版留言,曾雅妮看不到啦。

全文請可參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8/2u1jy.html

真是辛苦了 馬總統
別鬧了 ............................................................................
應該說有力量的高球員會有比較突出的擊球距離

所以在比賽之中 會稍占距離優勢

但並非絕對優勢

通常擊球距離越遠的球員 準確度會稍低

而兩者兼備的球員並不是很多

況且因為比賽是四天四輪的賽事

要贏比賽就得四天都保持在狀況之內

有的人這禮拜很猛拿冠軍...下周比賽又下去了...要長期的處在同一個位置上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

這也凸顯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價值與困難度

力量的確是目前高球員追求的目標沒錯

但能不能轉化成自己所用 還要用的穩定度很高 就得經過長期的練習

但即使擁有力量 也不是說就穩贏了...畢竟 高球比賽需要考慮的條件太多了


十多年前朴世莉是韓國進軍LPGA的第一人, 現在LPGA女子前一百名的韓國人有多少
所謂的跟國際接軌不就是如此嗎

我想曾雅妮的父母很多人都負面的批評
但是為人父母的對子女的栽培, 有天子女功成名就時, 父母也會與有榮焉
有一天回來看,當初的眼光跟決定是對的, 而不是一再聽到子女抱怨如果當年如何我現在就怎樣

也許我們那個年代都吃不飽穿不暖
現在的小孩比我們幸福, 家長都會比來比去, 要學什麼其實都不是問題
人家學什麼我的小孩也要學,深怕在起跑點輸給了別人的小孩

能培養一個能創紀錄的小孩, 再怎麼貴也是一堆父母搶著去付錢,找
有積極的父母跟積極上進的小孩, 也有扶不起的小孩
如果是消極的父母, 子女就會受限, 畢竟父母要做推手的角色

就像推桿一樣, 寧願力量多一點過洞, 至少有進的機會
力量小了,連進的機會都妹有

曾雅妮未來一定可以超越朴世莉, 但是台灣誰能超越曾雅妮呢?
肯定要有支持跟出錢的家人
恭喜她得到冠軍!

話說回來,這是她選擇的職業,
拿我繳的稅金贊助、獎勵她,我持保留態度。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