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世運 空手道] 好激烈阿

我雖不懂太懂空手道規則,但看了重播後有點替對手感到小委屈,媒體會醬報導是因為他們愛國無可厚非,但身為東道主的我們應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和某臨國的跆拳比賽一樣為了贏不擇手段,我想任何武術都一樣,除了武功精湛外更重視"道"的修習--好比運動比賽要重視"運動家精神"一樣,不過在當時殺紅眼的情況,我想沒幾個人能做到"寸止",所以到底是武功高強才是冠軍?還是會照著規則書點到為止才是金牌?我想沒人能說個準~

狐狸仔 wrote:
恩,我也覺的對方選手...(恕刪)


老實說,如果您有練過空手道就會知道是不是惡意的了...

一位久經練習的選手是不會出現"忘記"收手這種情況的...
有點感想...
1.,空手或其它武術,如因推展及活動的需要,在比賽中會有不同的演進及變化,當大家看中國武術套路的優美時,可能會對散手的一些打法很難接受,這是任何武術競賽化的結果.
2.空手於廿年前,最多只有一及二分的判定(現在有三分),就像前述有深入的朋友所言,的確是只能點到為止,於上段的攻擊時,限制的更嚴,尤其出手時,沒有拉手或拉腳,通常不是不判分就是警告或由對方得分,所以一招的攻擊,都是很完整(出招,打擊,收手或收腳等),在出招後,裁判即暫停比賽作判斷,避免不必要的誤判,以現在的感覺去看,現在多半只講到打到,像以往我們的拉手等動作,不再要求很多,自然在競賽中,選手多半以得分為主,不會有所謂日式的禪風打法(一招一式,打到點到,然後拉手等,整個動作很流暢).
3.空手講求手腳一致,並可用摔,並非只用手,只因為用腳時,起腳通常會為對手看穿,而進入攻擊位置後,手的速度較快,故常用,另過招以活用為主,可掃腳拋摔,只是需以連續攻擊為主(摔倒對手為前招,而後帶其連續攻擊,不是為了柔道的摔而摔的),而就個人經驗來看,出腳時,有時力量不好控制,容易擊傷對手,造成警告或犯規,故個人在過招時,除非很有把握,通常不用,或引為虛招.
4.就經驗來看,其實小弟廿年前,練的踏實的黑帶高手(非比賽的選手),與其過招其實多半非常安全,因為其技術及收放的力量非常好,通常都連拳套都不戴,也很少打傷人,也因為沒有如跆拳選手全身戴護具,反而自我保護及防禦技巧要來的好;當然雙方過招時,因為同時間往前,偶有收手不及的時候(如本次比賽),但不會常常發生.
5.武術在競賽中,本就有一些規則會與實戰不同,但不代表實戰就會照規則打,不能以競賽的方式去看,曾有人看不起選手專門練"型"(日式的說法,其實就是"套路"的意思),空手道的基本動作其實很講究,待命時,全身是彈簧,是橡皮,但發招到時,身體繃緊,氣吐完,此時全身像鋼,當習慣後,一招一式其實力量比一般人來的大而快,而練型的人,不打到對方則已,一旦擊打到對方時,通常會比練自由對打的選手破壞力還大,尤其當生命受威脅時,要的是一擊必殺,而不是得分,此時出手速度快的人會在一瞬間往要害打去(眉心,胸口,喉部等...),許多自由型的招式,其實多半是攻人的要害.

其實就此事來看,如果要表現運動精神或武術修養,是可以如黃國手那般硬撐(通常如果是在考段時,是會如此做,因為考段是以評量能力技巧為主,而非得了多少分才可昇段),但如果是比賽,為了保護自己,有時裁判第二次問時,尤其頭部的傷不是容易看出,一定要及時反應,不適就是不適,否則裁判在上段會抓的太鬆.

另外,以前我們打傷人,自己通常會反向靜坐,一方面有點反省的意味,一方面也靜待裁判判決,但在現在比賽中,已慢慢看不太到了.不過我是不太同意本地許多報導以對手"出惡拳"為標題,因為整個看下來,延長賽彼此都要搶分,雙方都是進攻的動作,怪只怪前幾次裁判把上段判太鬆了,俄國選手又出太大力,至於有沒有出惡拳,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延長賽先得分就勝,沒理由要把對方打成受傷又失去戰鬥力...
恩,我也有練過空手道,有沒有惡意我想也只有選手自己知道

只是在看電視時,有媒體用了"惡意"二字看了不太舒服而以

因為我相信練到如此程度,自身的心性修養應該也有一定程度

這種想重創對手的行為應該是不常見的。


在7/26的比賽,日本選手犯規就會來個90度敬禮我覺的是值得讓人稱讚的表現,很有禮貌

但是裁判一喊開始,他就像是發狂一樣,也打的滿狠的


好像不是不能打臉
而是因為競賽應該是要點到為止
所以俄羅斯選手惡意犯規是因為沒有收手
而不是攻擊臉部

如果有說錯
還請各位見諒
以前我還在比賽的時代,是有帶頭部護具的
是那種正面有壓克力整面保護的那種
即使如此以手攻擊臉部還是犯規的
但是以腳攻擊頭部是允許的,有一場我學長就用迴旋踢直接把對手擊倒,即使有護具也沒用
(已經有收腳,但是衝擊力道還是太強,腦袋很脆弱的)

像世運這種直接攻擊臉部的行為一定是嚴重犯規的
空手道的手套跟拳擊的差太多,基本上只是一塊薄薄的海綿而已
直接擊中時跟拳頭直接打到沒什麼兩樣

至於正式比賽時需不需要拉手等很流暢的動作
以前教練是很要求的,即使擊中沒有拉手一樣不算得分
因為那是殘心的表現之一,像世運這種收不住手傷了對方
會被認為練習不夠,回道場會被"教育指導"的
我也有同感,
但是爲何臺灣選手被擊倒前,他不是把對方絆倒,下擊嗎?
可能不清楚,我看到臺灣選手沒有收手。。。
絆倒下擊之需要做勢,還不需要點到。
我看到我們臺灣選手的手划過對方。。。

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不會簡單放過對方。。。
嘴炮的權利是留給有實力的人。。。。
一面倒的批評對手的人
多數都是只看到新聞畫面
再加上媒體的洗腦

不是唱衰自己人
但真的要幫對手平反一下
若看完整場比賽的人
兩位選手都是盡力在比賽
我方的選手攻擊火力不並不比對手弱
對方被擊中頭部的次數也不少

打入延長賽時
雙方的壓力都很大
嚴格來說這次的擊倒只能算是失誤
談不上惡意犯規

再回頭檢視這一拳
揮拳同時,黃正好迎面而來
樓上幾位高手
這種情況您還能即時收手
真的很佩服
對手是會動的人
不是沙包

何況硬收拳下來的空檔
正好就是黃的攻擊機會
延長賽每一分都是勝負的關鍵
換成各位正義之士
代表著國家的你們會怎麼做?
壓克力護面是日本大道署所設計的護具
以前日本跟台灣推行過一陣子,好像因為價格太昂貴跟視覺上有差異而沒落(確切原因不清楚)
電視上看起來是我國黃選手自己臉部沒有護好又往前衝,俄羅斯選手剛好一個重拳出來,好死不死一個嗆司
就剛好中而且力道還頗深,所以才會這麼嚴重,我覺得俄羅斯選手不是故意的拉
我反而覺得是我國選手在技術與體力上有輸一點點,打到最後累了,防守有鬆懈一點,最後以慘痛的代價獲得金牌(本來以為俄羅斯會贏)

我同學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前年大專盃他來我學校比賽,他是金牌的熱門,打四強賽的時候,對手倒地,他看準空檔一拳往對手腰上招呼過去,他力道放多了一點,不過當下沒判犯規,可是對手倒地不起,當時在A場地的工作人員和觀眾全部傻眼,沒有外傷直接上擔架坐救護車到對面(會場外有救護車stand by,對面是台北榮總)
他被判失格,後來了解情況,對手肝臟破裂,我跟他完全無言,沒有人知道會這樣,肝臟破裂
後來冠亞軍賽也不用打了,第三名也不用打了,亞軍肝臟都破了,他失格也不能比了,那次他只拿到第四
希望運動會的武術能制定符合比賽與實戰用的比賽規則
p729 wrote:
老實說,如果您有練過...(恕刪)


話都給你說好了 我練了十年
在這種緊要關頭誰能抓得準
搞不好這也是他的戰術
金牌跟銀牌就是有差
比賽這種狀況司空見慣
尤其這種技擊比賽

我是有練過現在也還有比賽才敢在這邊說
可以看看我的無名 再收尋我的名子
http://www.wretch.cc/album/jona12377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