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球皮大平常打嘴砲的時間居多不過國內籃球無法走向國際舞台是不爭的事實我想籃壇會引發少數人的不滿,不外乎之前球員自律的問題只要沒出包,沒人會批評什麼國內女籃的戰績不出色,也沒聽到有人一直批評,因為球員懂得自律大家頂多用句:籃球本來就不算是我們的強項,再努力就好另外,縱使SBL是歡樂盃,我也支持身材和體能限制無法改變,但是,均衡體育的發展是必要的也許哪天,台灣出了一個身材和體能足以挑戰NBA的怪咖也說不定若是SBL解散,台灣籃球培育之路也隨之消失這位怪咖可能永遠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平凡人
hugo0821 wrote:鬥牛講的是單打獨鬥全...(恕刪) 這讓我想到漫畫”灌籃高手”中,有一集是仙道與流川楓私下在鬥牛…雖然流川單打能力稍優於仙道,但流川只會單打獨鬥,所以在正規比賽中整體實力就明顯略遜於有team work觀念的仙道了~所以打半場鬥牛跟全場比賽根本就是兩回事…用鬥牛的那套去玩正規比賽,你看看教練會不會叫你下來喝咖啡把你冰起來
chonder2001 wrote:這讓我想到漫畫”灌籃高手”中,有一集是仙道與流川楓私下在鬥牛…雖然流川單打能力稍優於仙道,但流川只會單打獨鬥,所以在正規比賽中整體實力就明顯略遜於有teram work觀念的仙道了~ 單打的話澤北比較厲害
其實國內的籃球員基本動作真的還要再加強啦運動是一種很現實的付出,只要你勤練,你的表現就會不一樣,台灣很難出所謂項仙道那種天才型球員,畢竟台灣人本身的條件,就對打籃球不是很有利了,只是要打好籃球,勤練苦練是不二法門,還要有比自己強的對手來單挑,這樣才能進步......鬥牛講的是個人基本動作,但如果反過來講,如果SBL的球員切入都比一般的學生球員還差勁的話,那是不是表示他們的基本動作真的很差,就算是正規的五人制籃球賽,如果隊上沒有所謂的王牌來吸引對方的防守,那要跑出空檔真的會很累
也不能說3打3完全沒用到戰術上次在社區辦的鬥牛賽有看到陳暉(他的兩個隊友是有看過,但不知道名字的球員)看他們玩3打3,只能用行雲流水來形容看不見滿場飛的畫面和漂亮妙傳,也看不見汗流浹背追球搶籃板內容大概是導球、得分,稍微跑位接球、得分如此而已如果沒有防守方,你會以為只是例行的練球暖身當然啦~~他們的身手跟我們這種業餘中的業餘是不能比的....問題在於只要SBL球員肯自律,我想也不會時常埃批
講一句不爭的事實,SBL在國內只能吸引一些大部份的國小,國中,高中還年輕的女生球迷,也是有很努力在打球的SBL球員,也是有秀球100% 的 防守 10% 的SBL球員,能進SBL就值得給他們鼓勵,但是SBL的能力,只能在台灣自爽,沒有開放洋將,就沒有對抗性可言,隨便一個190公分小腳洋腳,就打爆 SBL禁區了。看著SBL犯規滿天飛的比賽,一點也沒有緊湊度可言,個人覺得國內SBL球員的彈性和彈速和對抗性真的很差,許多都有185或190以上的身高,要扣個籃還要助跑一大段,球還不一定扣進,我到是覺得有一個 172左右的陳世杰,他真的彈性很好,172的身高,照樣把球扣進籃框,這才叫彈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