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電器產品
在十多年前是台灣最不喜歡用的進口產品之一
在當時韓國的產品主力是「內需」
而韓國人的特性也是「愛用國貨」
十多年後由韓國政府的支持下
其產品很成功的打入國際市場
而產品的優異性也很有競爭力
這麼多年來
這些企業就是靠著「愛國使用者」支撐下去
才會有如今的成果
大陸阿里巴巴網站的創使人「馬雲」
曾來台演講
他說:「今天是殘酷的,明天會更殘忍,但後天是美好的。可是,有許多人會死在明天晚上。」
這代表什麼?
如果台灣的棒球在這麼低迷的情況下
我們只知道「唱衰」
那台灣的棒球將不會有「後天的美好」
只有可能會「死在明天晚上」
那台灣的棒球將可能會像足球一樣的萎縮
「女子國家代表隊曾經獲得1977年、1979年、1981年連續3屆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 (女子亞洲盃足球賽前身) 冠軍,也曾在1991年女子世界盃足球賽晉級8強。不過1990年代以後,各國開始重視女子足球,國家代表隊處境便日益艱困,最後一次在亞洲盃女子足球賽獲得名次是1999年的亞軍。」以上出於「維基百科」
中華職棒
我們可以去查一下
大部分的球隊都是賠錢的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即然賠錢
為什麼還要繼續打下去呢?
世界職棒的強度
相信大家都很了解
中華職棒是在「後段班」
以物競天擇的角度
中職早在幾年前就掛了
但咬牙苦撐還是要撐下去呢?
因為
還有這麼多球員要生活
有這麼多球員要有一個舞台來練習、來表現
大家都知道要說「二軍制度」
應該也知道「二軍制度」的意義吧!
把它放在目前的中職
應該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
別說中職的強度比不過美、日、韓
我們都心知度明
但
還是要支持中職
因為這是給「強度不高」的球員一個發展及舞台的空間
唯有這樣子
台灣的棒球才能有希望
(抱歉.....話多了)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樓上有人說中職強度比不上美日韓,其實倒也未必。首先,現場觀戰遠比看電視精彩刺激,尤其滿場球迷分兩邊,各一萬人(或5000人)互相較勁,比起一兩百人坐在京華城的大螢幕看著幾千公里外的轉播,哪個會吸引人呢?
其次,球員的表現還是得挑對戰組合的。有人說中職球員水準比不上美日韓,但會挑的話,阿福對上嘟嘟的組合、土地公對上老外的組合,又何嘗比不上國外呢?
退一步言,就算球員技術落後於外國,但看到兩邊都是自己國家的球員在打拼,會比24分之1的阿民更不吸引人呢?
還有人說到職棒簽賭的問題,先不說簽賭本來就是全球職業運動的常態,差別只在於簽賭是否會影響到球員的表現;其實要驗證有沒有打假球,到球場去看就知道了吧!看看這些還在這塊土地上奮戰的球員,他們的拼勁與努力,難道會輸給美日韓嗎?
光前幾天的熊獅大戰,許文雄與嘟嘟的精采對決,前者超過130球的超極限演出、嘟嘟19場團隊合作的勝利,其實就值得大家喝采了。
有很多事是要自己去觀察、去了解才有資格說話的,否則光是打打嘴砲,說台灣職棒水準低落、球員打球不認真、球員打假球等等的話,說出來是很簡單啦,但這些話會造成的傷害,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美食、旅遊、中職、日劇、電影、音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