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CPBL還有人去球場看球嗎?

標題應該要改成"CPBL還有人看轉播嗎?"

認識的人都沒再看了 ME2
之前看了報紙 竟然連兄弟都只有幾百人去看 其他就不用說了
熊獅大戰其實滿精彩的

偶爾會到現場看

今天LA NEW差點就逆轉了

潘威倫連勝

如果有人請客,那就勉強去看一下
中職現在到底再靠什麼賺錢??

一場球賽票房比二輪戲院還差!! 中職好像是打自己爽的.

潘威倫一直連勝也真扯, 奇怪~ 連勝成這樣, 怎麼沒人找他去打大聯盟?!
達聞西博士 wrote:
中職現在到底再靠什麼...(恕刪)



不過潘威倫跟王建民松坂一樣待的球隊打線都不弱

當然他也有實力

中職是虧損狀態吧

希望繼續撐下去否則對台灣棒球將造成不小衝擊到時打棒球的人會更少
畢竟能上美國職棒只能算少數菁英份子





或許蠻多人都在看衰CPBL,但是還是要肯定用心經營的球團,雖然大師兄的做法是錯的,但是他們想要贏球的氣勢我已經感受到了,所以5/4要去天母看大師兄的復出賽,我票已經買好了 ^^
中華職棒會讓我想起一些事

韓國的電器產品
在十多年前是台灣最不喜歡用的進口產品之一
在當時韓國的產品主力是「內需」
而韓國人的特性也是「愛用國貨」

十多年後由韓國政府的支持下
其產品很成功的打入國際市場
而產品的優異性也很有競爭力
這麼多年來
這些企業就是靠著「愛國使用者」支撐下去
才會有如今的成果

大陸阿里巴巴網站的創使人「馬雲」
曾來台演講
他說:「今天是殘酷的,明天會更殘忍,但後天是美好的。可是,有許多人會死在明天晚上。」
這代表什麼?
如果台灣的棒球在這麼低迷的情況下
我們只知道「唱衰」
那台灣的棒球將不會有「後天的美好」
只有可能會「死在明天晚上」

那台灣的棒球將可能會像足球一樣的萎縮
「女子國家代表隊曾經獲得1977年、1979年、1981年連續3屆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 (女子亞洲盃足球賽前身) 冠軍,也曾在1991年女子世界盃足球賽晉級8強。不過1990年代以後,各國開始重視女子足球,國家代表隊處境便日益艱困,最後一次在亞洲盃女子足球賽獲得名次是1999年的亞軍。」以上出於「維基百科」

中華職棒
我們可以去查一下
大部分的球隊都是賠錢的
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即然賠錢
為什麼還要繼續打下去呢?

世界職棒的強度
相信大家都很了解
中華職棒是在「後段班」
以物競天擇的角度
中職早在幾年前就掛了
但咬牙苦撐還是要撐下去呢?
因為
還有這麼多球員要生活
有這麼多球員要有一個舞台來練習、來表現
大家都知道要說「二軍制度」
應該也知道「二軍制度」的意義吧!
把它放在目前的中職
應該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
別說中職的強度比不過美、日、韓
我們都心知度明

還是要支持中職
因為這是給「強度不高」的球員一個發展及舞台的空間
唯有這樣子
台灣的棒球才能有希望

(抱歉.....話多了)
Take each man's censure , but reserve the judgement 接受別人的批評,保留自己的判斷
達聞西博士 wrote:
中職現在到底再靠什麼...(恕刪)


轉播權利金            
追逐葉子的風 wrote:
中華職棒會讓我想起一...(恕刪)



說的有道理

雖然我知道強度比不過美.日.韓

但我偶爾也會去買票看其實票也不貴



所謂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

樓上有人說中職強度比不上美日韓,其實倒也未必。首先,現場觀戰遠比看電視精彩刺激,尤其滿場球迷分兩邊,各一萬人(或5000人)互相較勁,比起一兩百人坐在京華城的大螢幕看著幾千公里外的轉播,哪個會吸引人呢?

其次,球員的表現還是得挑對戰組合的。有人說中職球員水準比不上美日韓,但會挑的話,阿福對上嘟嘟的組合、土地公對上老外的組合,又何嘗比不上國外呢?

退一步言,就算球員技術落後於外國,但看到兩邊都是自己國家的球員在打拼,會比24分之1的阿民更不吸引人呢?

還有人說到職棒簽賭的問題,先不說簽賭本來就是全球職業運動的常態,差別只在於簽賭是否會影響到球員的表現;其實要驗證有沒有打假球,到球場去看就知道了吧!看看這些還在這塊土地上奮戰的球員,他們的拼勁與努力,難道會輸給美日韓嗎?

光前幾天的熊獅大戰,許文雄與嘟嘟的精采對決,前者超過130球的超極限演出、嘟嘟19場團隊合作的勝利,其實就值得大家喝采了。

有很多事是要自己去觀察、去了解才有資格說話的,否則光是打打嘴砲,說台灣職棒水準低落、球員打球不認真、球員打假球等等的話,說出來是很簡單啦,但這些話會造成的傷害,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美食、旅遊、中職、日劇、電影、音樂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